原標題:榆林窟《老人入墓圖》壁畫, 記載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喪葬習俗
瓜州榆林窟
瓜州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圖》
榆林窟第25窟彌勒菩薩
在敦煌榆林窟第25窟,有一幅《老人入墓圖》壁畫,這是一幅彌勒經(jīng)變壁畫圖。它是研究敦煌民俗的獨特資料,因其所表達的獨特死亡方式與喪葬觀念而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據(jù)統(tǒng)計,在敦煌壁畫中,彌勒經(jīng)變《老人入墓圖》現(xiàn)存39幅,其中畫面最為精美,人物表情﹑動作最為豐富的,非榆林窟第25窟莫屬,可見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圖》的重要性。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代都以孝為本,以孝為德。這些明顯違背倫理常情的壁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榆林窟中的《老人入墓圖》
榆林窟位于瓜州縣西南75公里的山谷中,洞窟開鑿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第25窟坐落在東崖中部唐窟群中,形制頗有特點,主室呈方形,前室橫長方形,甬道長而闊。從洞窟形制、壁畫內(nèi)容和布局、人物造型、衣冠服飾,以及表現(xiàn)技法和藝術風格來看,明顯地繼承了盛唐特點,從壁畫中的古藏文題記和吐蕃人形象,此窟大致建造于吐蕃占領瓜州初期的中唐時期,公元783年唐蕃清水會盟前后。從繪畫風格上看,畫師不是吐蕃人,應是唐人畫師。
第25窟壁畫除窟頂坍毀,前室和甬道為五代重修外,主室四壁均保存唐代原貌。主室前壁門兩側(cè)為文殊、普賢經(jīng)變;右壁為觀無量壽經(jīng)變;正壁為八大菩薩曼荼羅;左壁為彌勒經(jīng)變。
左壁彌勒經(jīng)變中有幅壁畫叫做《老人入墓圖》。這幅圖描繪的不是為一個去世的老翁舉行葬禮,而是一位感到死期將至的老人來到墳墓前,與親人訣別。然后他便獨自進入墓室,與外界斷絕往來,直到去世。
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圖》中,老人頭戴透額羅帽,著圓領白袍服,足蹬軟鞋,拄鏤空杖,安詳?shù)刈谀勾采?,床前有弧門裝飾,墓內(nèi)掛山水屏風畫。老人與親屬執(zhí)手告別,親屬八人均痛苦不堪,或用巾拭淚,或以袖掩面,或趴地叩拜。
在《老人入墓圖》里,甚至還有來跳舞慶賀的人。
歷史上流傳的駭人傳聞
自古至今,孝作為傳統(tǒng)美德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而關于孝的故事更是不在少數(shù)。
相傳在古代,有一種葬禮叫做“瓦罐墳”,是一種非常殘忍的葬禮方式。當時家中一旦有了60歲的老人,便會被用“瓦罐墳”的形式進行葬禮:兒子親自送60歲的父親或者母親入墳,每送一次飯就會砌一塊磚,日日如此,直到“瓦罐墳”完全被封死。這種駭人的葬禮方式只存在于民間傳說和野史當中,從未被記載到正史當中。
“瓦罐墳”還被稱為“花甲葬”,但是由于正史中從未出現(xiàn)過有關“瓦罐墳”的記錄,所以這一習俗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現(xiàn)在只停留于民間傳說層面。有人提出,這可能代表的是史前的一些部落,由于人口問題和物質(zhì)匱乏而出現(xiàn)的棄老行為。
但這種傳說不止出現(xiàn)在一個朝代,許多朝代許多地方都曾出現(xiàn)過不同版本的故事。
在中國民間,未死之前所備棺材叫“壽材”,墓穴叫“生壙”。
傳說有一年,某外國使臣給中原皇帝進貢了一只動物,這種動物滿朝文武誰也不認識。外國使臣滿臉傲氣,對中原王朝大為鄙視,說再無人認識此動物就要發(fā)兵進攻中原。這時一個小官員去給自己的父親送飯,聊天時說起了朝中發(fā)生的事情,他的父親已經(jīng)年過60歲,正在“生壙”中等死,聽了兒子的話,便說:“你把家里的大貍貓帶去看看。”第二天兒子上朝,偷偷帶來大貍貓,外國使臣又拿出“怪物”,誰知大貍貓一個箭步上前,叫了一聲,那“怪物”嚇得縮了身,原來是只大老鼠,被大貍貓一口叼走?;实鄞笙玻瑔柷寰売?,才知道是將死老人出的主意,就下旨迎回老人,全國禁止“棄老”。
《史記》中曾記載過《孫元覺智救祖父》的故事:春秋時期,有個9歲的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墒怯幸惶?,孫元覺看到父親忽然把病弱的祖父裝在筐里,要把他扔進深山里。
孫元覺拉著父親,不許父親把祖父運走,父親不理他。孫元覺又跪著哭求,父親依然不理,推車進山,將老人扔下,轉(zhuǎn)身要走。孫元覺急中生智,拾起地上的筐說:“我要帶回家,到你老了,也要用它送你到這里。”父親一聽,大吃一驚,問:“你怎么說出這種話!”元覺說:“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怎樣做。”父親悔悟了,他忙把老人從地上抱上車子,再推回家,從此十分孝敬老人。這個故事從側(cè)面記錄了古代的“棄老”習俗。
一名佛教徒的虔誠信仰
仔細觀看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壁畫中的墳墓并不是普通的墳墓,墓室里面裝修成了佛堂的樣子。白衣老人安坐“生壙”中,神態(tài)安詳,無悲無喜,仿佛在慈祥地叮囑后輩兒孫。
對于敦煌彌勒經(jīng)變《老人入墓圖》的研究,很多學者都提到了這種特殊喪葬方式的文化來源,謝生保先生在《敦煌壁畫中的喪葬民俗》一文中提出,“老人入墓”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生壙”民俗。譚蟬雪先生在《“老人入墓”與民俗》一文和《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一書中,闡述了“老人入墓”源于印度民俗中老人投河自盡的觀點。崔中慧在《敦煌彌勒經(jīng)變中“老人入墓”的印度文化源流試探》一文中,雖贊同“老人入墓”源于印度文化的說法,同時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老人入墓”源于印度婆羅門教生命四行期中第三階段的林棲期。另據(jù)學者們調(diào)查,敦煌的彌勒經(jīng)變始于隋代,盛于唐,終于西夏,其中的《老人入墓圖》也是始自盛唐,終于北宋。
這幅壁畫是以繪畫的形式闡述了《彌勒下生經(jīng)》中所描繪的“人命將終,自然行詣冢間而死”的內(nèi)容。
當時佛教經(jīng)典《彌勒下生經(jīng)》認為,信徒在臨終前與世隔絕,一心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得到更高的修行境界,甚至可以進入極樂凈土世界。顯然老人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希望自己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誦經(jīng)念佛,在安心修持中,離開今生。
可畫中這個正在抹眼淚的女人仍然為離開老人的今生而悲傷。更多的人和她一樣,還是在意著此生此世,春耕秋收的得與失。
這幅壁畫還透露出一個時代背景。吐蕃在瓜州統(tǒng)治區(qū)推行“辮發(fā)易服”的民族政策,史料記載陷蕃地區(qū)的漢人只能在祭祖之時著漢服。而老人白衣透額羅幞頭,透露出陷蕃漢人的民族心理,在去世之前,老人表達出對大唐王朝的懷念之情。
撰文丨黃建強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