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推】
敦煌與她的守護者
敦煌漢長城遺址 敦煌市委宣傳部供圖
張 泉
一
2010年中秋節(jié),我們在敦煌的黃昏里,看到云霞的余暉傾覆在三危山上,沿著戈壁沉默地流淌。浮云每隔幾秒鐘就會發(fā)生劇烈的變化,超出想象的極限。我們知道,那些在荒漠里守望了半個多世紀的“敦煌人”,也曾無數(shù)次見過同樣的夕陽。
1600多年前,樂僔和尚在三危山邂逅了“佛光”。他發(fā)愿開鑿出一座洞窟,自此,莫高窟經(jīng)過千年營造,從寸草不生的土地中生長出來。
70多年前,常書鴻離開巴黎,發(fā)愿到敦煌尋找藝術的新路。在這座古老的絲路重鎮(zhèn)、被遺忘的西北邊城,他決定留下主持敦煌藝術研究所,幾代“敦煌人”就此云集,輾轉一生。
莫高窟與她的守望者們,在荒漠中相互召喚并彼此守候。他們的守護延長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們也找到自我,找到藝術、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承蒙敦煌研究院的厚愛與大力支持,2010年和2013年,《生活》雜志的同仁們幾次前往敦煌、蘭州等地,對幾代“敦煌人”進行了全面、深入采訪。這本書正是四年多追蹤歷程的結集。這是對“敦煌人”進行的一種近乎全景式的呈現(xiàn)。
二
2013年我們重返敦煌,正是隆冬時節(jié)。
清晨落了雪,沿路的白楊樹筆直地伸向天空,如同執(zhí)戟的武士。要到9點多,太陽出來以后,溫度才開始從零下15攝氏度一點點攀升。北方的冬天,是純粹的冬天。但是,半個多世紀以前,在一代代“敦煌人”的記憶里,這里的冬天并不詩意。
那時,凜冽的寒風會讓宕泉河迅速凍結,平時取水,需要鑿開厚厚的冰層。清晨起床,鼻子上覆蓋著一層霜。用土堆砌的床和桌子,是他們?nèi)康募耶?。那時的莫高窟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嚴酷的現(xiàn)實,促使他們留下來,保護洞窟,臨摹壁畫,就此度過一生。常書鴻、常沙娜、段文杰、史葦湘、歐陽琳、孫儒僩、李其瓊、李云鶴、李貞伯、萬庚育、關友惠……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抉擇,讓莫高窟起死回生,而他們各自的命運,也就此悄然改變。
這片大漠深處的美術館,冥冥之中形成了驚人的精神磁場。敦煌研究院的幾代美術工作者將坦陳他們心中的千年“佛光”——何鄂、邵宏江、趙俊榮、侯黎明、婁婕、陳海濤、陳琦、王學麗、徐銘君……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虔誠與執(zhí)著卻始終傳遞,生生不息。
千年文明斷絕存亡之際,幾代“敦煌人”為了挽救這片歷史遺跡,做出各自的不懈努力,又在敦煌找到一生的歸宿。樊錦詩、彭金章、王旭東、蘇伯民、趙聲良、張先堂、李萍、吳健……他們在保護、研究、考古發(fā)掘、國際合作、數(shù)字化等領域所做的所有探索,讓這片佛國世界,在我們的時代依然熠熠生輝。
三
我一直記得,2013年冬天,在敦煌研究院簡易的宿舍樓里,講解員陳瑾突然問了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認真考慮一下,如果讓你們來敦煌工作,你們愿意嗎?”
我們突然集體陷入沉默。雖然我們都熱愛莫高窟,雖然在過去的10年里我曾一次次來到敦煌,懷著復雜的情感與敬意,可是,真的要認真地作出一個決定,卻難免瞻前顧后,反復權衡——留在敦煌需要付出哪些代價?這是否值得?
我相信,70多年以來,所有的“敦煌人”也曾面臨過相同的困惑,只不過,他們最終都選擇的是邁出那一步。那一步,就成為命運的分野。
陳瑾是敦煌研究院的資深講解員,2010年《生活》雜志造訪敦煌時,每一天都是她帶著我們參觀洞窟,將那些藏匿在壁畫角落的蛛絲馬跡逐一指點出來,讓我在壁畫方寸的空間里,看到一個無比廣袤的世界。
陳瑾比幾年前更加安詳。她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丈夫調動工作來到敦煌,一家人蝸居在一室半的小房子里,桌上擺著從野外摘回的棗子。這是敦煌研究院的一個典型的年輕家庭,70多年以來,一代代“敦煌人”在這片荒涼的戈壁沙漠上生活著,日夜守護這片恢宏的文化遺產(chǎn),直至付出全部的青春。
其實,當常書鴻、段文杰等“敦煌人”放棄了優(yōu)裕的生活來到敦煌的時候,當他們決定將臨摹(而非創(chuàng)作)確立為工作重心的時候,他們又何嘗沒有想過,歷代畫師們的命運或許會在自己身上重演。藝術家對于自我、個性最為看重,他們卻在臨摹敦煌壁畫時將自我、個性小心翼翼地收斂起來,謙卑地去體會一千年前畫師們落筆時的構思與喜憂。
倘若他們沒有來到敦煌,守護著崖壁上的洞窟,這片大漠美術館或許早已在肆虐的風沙與劫掠中湮沒于人世。而對他們每一個人而言,如果當年沒有到敦煌,人生又會怎樣?或許他們會成為更著名的藝術家?或許他們能少受些苦,過上更平靜的生活?但世間并不存在假設。
在歐陽琳老人家中,見到她14年前用毛筆手抄的詩句文辭,其中有這樣的八個字:“欲得凈土,當凈其心。”用這句話來形容幾代“敦煌人”,或許最為恰當。
我們可以很容易就判斷出敦煌的守望者們——從無處不在的壁畫、雕塑,從他們臉上真誠而謙恭的表情,從說起“敦煌”這兩個字時他們眼中驟然閃爍的光亮。這是敦煌的基因,也是他們之間心照不宣的隱秘。感謝他們畢生的守望,也感謝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歷程——那些在時光威逼下老去的故人,那些在光陰的灰燼里逐一浮現(xiàn)的往事。
?。ā抖鼗停罕娙耸艿秸賳尽?,《生活月刊》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 2023-08-08從黃河岸到珠江畔——“如意甘肅·活力廣東”甘肅省文旅產(chǎn)業(yè)招商推介會側記
- 2023-08-08“對表”旅游需求 8月7日起蘭州市屬9家博物館“周一不閉館”
- 2023-08-07自行車版“蘭馬”開賽 全國車手騎游黃河之濱
- 2023-08-07鋼琴大師郎朗奏響金城之夜 “星河奇旅”走進美妙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