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渭,莊稼人的年是從拚(pan)社火開始的。
拚是通渭方言,事先做大量準備工作的意思??爝^年的時候,村里飄滿油香和肉香味,鄉(xiāng)親們雙手揣在褲兜或者伸進袖筒,踩著咯吱咯吱的雪,見了面總會問上一句:年拚好了沒有,今年拚不拚社火?
拚社火首當其沖是做旱船。屆時,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先用長80厘米、高70厘米、寬60厘米的木板做成船艙,然后把2條2米長的竹板彎成半圓釘?shù)介L方體的船身上,分別做成船的首尾,再把3條竹板彎曲做成船頂,待四根弧形柳梢向上固定到船頂時,船體就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打扮旱船了。
北城鋪鎮(zhèn)張家岔村村民張曉平從8歲時就跟著家人做旱船,他笑稱,旱船打扮得越花越好看,以前家里窮,就用紙糊船身,很容易破,現(xiàn)在條件好了,家家戶戶拿出被面,花布,做出來的旱船既牢固又好看。
通渭縣北城鋪鎮(zhèn)張家岔村村民張曉平說:“做旱船還是有講究的,根據(jù)以前魯班時候的門尺,套上尺寸來做旱船,首先要把船的方艙做出來,再做船底和船頂,最后就拿紅布包裹,掛些穗子和燈籠。”
每到做旱船的時候,村里手藝人就要大顯身手了,裁縫、畫匠、木匠和染匠各司其職,最受尊敬的要數(shù)寫字先生了。其他人則打下手,采購、遞拿、研墨,配合工匠們干活。
干了一年的農(nóng)活,莊稼人把壓在胸腔一年的才藝熱情全都傾瀉在這艘旱船上,像打扮出嫁的姑娘一樣精心打扮:船身覆上紅綢緞面,四角懸吊大紅燈籠(以前講究懸吊繡球),船艙前后固定上美麗的蠟花盆燈。船艙兩邊貼上:“無水劃船歌盛世,憑春起舞載丹心”等歌頌盛世或祈福納祥的對聯(lián)。
他們一邊做旱船一邊商量耍社火的人員分工和注意事項,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經(jīng)過反復(fù)討論,都能圓滿解決。寒冬臘月,紛紛揚揚的大雪落在熱火朝天拚社火人的身上,落在裝扮好的旱船上,也落在遠處透著新綠的麥田里。
耍社火時,跑早船是繼舞獅子、跑場子、跑馬燈、蠟花舞之后的一個項目,每個村莊耍社火順序不一,形態(tài)各異。但跑旱船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船姑娘“坐”在船艙內(nèi),艄公在船外和船姑娘對舞。張曉平開玩笑說,船姑娘都嫁人了,現(xiàn)在是船老漢上場了。
表演時,船姑娘“坐”在船艙內(nèi),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船姑娘用布帶將船系在肩上,雙手握住船身兩側(cè)的橫桿,把持船只進退舞動。當船只沖波劈浪、遇礁擱淺時,在艄公緊張劃槳的舞姿和鏗鏘緊促的鑼鼓聲配合下,船急劇動蕩,看得人也驚心動魄。
當船戰(zhàn)勝艱險,邀游在風(fēng)平浪靜的水面時,花船按艄公徐徐劃槳的舞姿,悠然蕩漾,再伴以輕快的船曲,邊唱邊舞,直至曲盡船停。
北城鋪鎮(zhèn)張家岔村村民張作平一直活躍在村里耍社火的地方,他也是船曲的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時代、政策、民情等不斷變換著船曲,據(jù)他估計大約有五六十種曲子。
通渭縣北城鋪鎮(zhèn)張家岔村村民張作平說:“社火主要耍旱船和獅子,我們村的船曲主要是我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黨的政策自演自編。臘月三十,老的拉、小的唱,年輕的在院子里載歌載舞,那歡樂的氣氛才算過了個年。”(記者 李蘇敏 惠施陽)
- 2024-02-15【新春走基層】用泥巴“塑”出龍年美好愿景
- 2024-02-15【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尋遺天水】長圖 | 武山夜光杯
- 2024-02-07隴東民俗文化里那些別具一格的“龍”
- 2024-02-06【新春走基層】甘肅山丹:非遺“糖花子”飄香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