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麥積山景區(qū):講好石窟故事 促進民族團結(jié)
近年來,麥積山景區(qū)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開展民族團結(jié)進步創(chuàng)建“進景區(qū)”活動,給各族游客講好中華民族故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被命名為第三批全市民族團結(jié)進步教育基地,2023年被命名為第二批甘肅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2024年被命名為第九批全省民族團結(jié)進步示范景區(qū)。
聽石窟故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麥積區(qū),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西秦(公元385年—431年),經(jīng)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十余個朝代1600余年的不斷開鑿、重修,現(xiàn)存大小窟龕221個、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收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生動記錄了千余年來各朝代的文化特點,是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結(jié)晶。北魏時期建造的大大小小窟龕內(nèi),常常出現(xiàn)身著褒衣博帶袈裟、寬松交領連衣長裙身姿輕盈的漢裝飛天,與身穿較緊身的圓領或袒右袈裟的西域風格坐佛交相輝映,這便是當時各民族相融的表現(xiàn)。不僅如此,北魏前期的魁偉雄健、北魏后期的秀骨清像、西魏的俊秀清朗、北周的珠圓玉潤、隋唐的雍容大度、兩宋的寫實求變等歷代麥積山石窟佛教造像風格,都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結(jié)果。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北魏早期佛像多為半偏袒式袈裟,這種在原有偏袒袈裟基礎上加右肩搭一角的袈裟,既體現(xiàn)了佛教傳統(tǒng),又增添了中原服飾要素,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體現(xiàn)。
研文物歷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麥積山石窟根據(jù)自身實際及特點,制定了麥積山近、中、遠期考古工作規(guī)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要目的之一開展考古工作。開展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史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等重大專題研究。先后出版《中國石窟—麥積山石窟》《中國美術全集—麥積山石窟壁畫篇》《中國美術全集—麥積山石窟雕塑篇》等9本圖冊,出版了《麥積山石窟志》等多部學術著作,在《敦煌研究》等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70余篇。與國內(nèi)知名研學機構(gòu)合作,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注重利用新媒體開展宣傳,講好文物背后的中華民族歷史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玩情景游戲,與有溫度的中華文化共情。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利用青少年喜愛的情景游戲,演繹壁畫與泥塑造像里的故事。各族游客分別扮演麥積山塑像中的不同角色,有的慈祥如父母、有的憨厚如兄弟、有的文靜如姐妹、有的淘氣如孩童。有的扮演133窟的小沙彌,嘴角的微笑淺似水紋;有的扮演麥積山石窟中菩薩與弟子說著悄悄話。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文物“活”起來,讓有溫度的中華文化穿越千年時光與各族游客共情。
- 2024-03-12【小隴畫報·243期】肅南:探秘冰溝丹霞 驚嘆奇絕之美
- 2024-03-08如意甘肅走進澳門 文旅合作風光正好
- 2024-03-08“文物醫(yī)生”汪萬福:解鎖千年敦煌的青春密碼
- 2024-03-06詩意隴中——侯金喜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