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榮西
春日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農家小院的堂屋內,一位老人正坐在臺桌前,用剪刀裁剪著一幅窗花,手指翻飛間,紙屑徐徐落下,紙張便有了故事和生命……這位老人叫柳榮西,他是紅古剪紙的非遺傳承人。
四十多年來他立足鄉(xiāng)土,以剪紙藝術為家鄉(xiāng)代言,他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剪紙作品就應該有蘭州的本土特色。因為對藝術有著這樣的理解,他的作品一直以來都能反映出西北農村獨特的日常生活,仿佛能讓人身臨其境。
“我的靈感來源于日常生活”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而紅古的剪紙更是取材廣泛,技法精細,可稱作“刀刻下的繪畫藝術”,尤其是俗稱剪毛功和細絲線條高超出神,要剪出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往往需要制作者極具耐心和想象力,坐得住,耐得住,但這些對于柳榮西來說,不過是尋常事。他告訴記者:“剪紙需要你集中精力,沉下心來,慢慢地、仔仔細細地做。除了技巧的練習,更重要的還是觀察生活。”這是一種完全從土地上、鍋爐邊、蘋果樹下生長出來的藝術,是鄉(xiāng)村生活在勞動人民眼中最真實的樣貌。
走進柳榮西的家,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剪紙作品滿滿當當,有貼在天花板上的、有掛在墻頭的、有放在臺桌上的,就連喝茶的茶杯都印著剪紙圖案。被問及創(chuàng)作靈感從哪里來?他表示,正如畫筆之于畫家,剪刀讓他在靈感來臨時自由自在地創(chuàng)作剪紙藝術作品。他說:“我的靈感來源于日常生活,可以是動物、植物,或者我見到的任何生活中的物品,只要認真觀察,都能讓它們躍然紙上。”柳榮西以自己的方式構建起了獨一無二的紙上世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都來源于最貼近大地的生活之中。
剪紙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如今的柳榮西在紅古地區(qū)已是名聲鵲起。但他還是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剪紙,常與各種藝術人才切磋交流如何提高剪紙技藝,學其所長。他覺得剪紙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并且他還熱心地為喜歡剪紙的人們傳授剪紙技藝,教他們如何剪出靈動美麗的剪紙,使剪紙藝術、民間文化發(fā)揚光大。他說:“在教學的時間里,學生每學會一種剪法,我心里都特高興!我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對歷史流傳下來的技藝操作過程的傳承,一旦失傳,也許就永遠沒有了。”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使剪紙藝術發(fā)揚光大,傳承這項傳統(tǒng)藝術,他無私地奉獻著,是一名真正的工匠,對于剪紙藝術也是獨具“匠”心。他的剪紙作品《黨在豐收的人民心中》《喜慶的菊花》《山溝中歡樂的鹿》《巖羊訓山》在蘭州市紀委監(jiān)委和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舉辦的蘭州市婦聯(lián)清廉家風主題剪紙作品展中獲得廣泛好評,同時部分作品收入了《甘肅當代剪紙集錦》。
在歷史的長河中,太多文化的脈搏輕輕跳動,少數(shù)的人們,歷經千年,將古老傳承,不懈記錄著從前的詩與遠方。而柳榮西則是用最樸實的方式表達生活的本質內核。他用剪紙記錄自己的生活,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沛珂 文/圖
- 2024-03-13【隴上非遺】甘谷麻鞋 走過千年
- 2024-03-13【隴上非遺】裕固新歌
- 2024-03-12甘肅天祝:“二月二”賽馬會激情開賽
- 2024-03-12華亭:二月二龍?zhí)ь^ 歡天喜地慶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