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wǎng)記者 宋芳科
社火,這一古老的風俗,擁有著數(shù)千年的歷史傳承。在歲月的長河中,民俗社火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馬啣山社火,是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其中的青毛獅子別具一格,迥異于常見武獅,其古樸手工編制技藝精湛考究,從伏天泥雕獅頭模型,到裱糊彩繪、精心挽毛組裝,無不凝聚匠心,承載著深厚底蘊。
走進榆中縣馬坡鄉(xiāng)河灣村,冬日里凜冽的寒風也抵擋不住人們對手藝傳承的熱情,畫匠手藝人輕輕掃除掉他已經(jīng)做好的青毛獅頭上的塵土,欣賞著他的作品,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我今年73歲,我的手藝是家族傳承,是我父親教給我的。”畫匠魏大明介紹。
據(jù)了解,青毛獅子的獅頭要選在六月中伏天用白土和麥稈和成“長草泥”,制作獅頭模型,也叫泥雕獅子頭。用長草泥雕塑好獅子頭泥胎,在陰涼處陰干之后,再用紙和糨糊一層層裱糊成殼,待干后從模型上取下來,用顏色裝飾彩繪,再安裝上眼珠、舌頭、下顎齒等。
有了獅頭,便少不了獅身,以前是用一個長毛線口袋剪開作為挽獅子毛的底襯,現(xiàn)在多用麻袋片或者布匹做底襯,用亞麻分兩邊挽上獅毛,獅子的屁股用一個竹編篩子扣上,毛外側安上牛尾。在編獅皮現(xiàn)場,溫暖的陽光照耀在匠人的臉龐,勾勒出熱愛與執(zhí)著的輪廓,劉孝錄老人編獅子皮已有40余年,雖然年紀大了,但他的雙手還無比靈巧,每一件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將挽好的獅身和獅頭再連接起來,就完成了青毛獅子的制作工藝。
春節(jié)期間,人們將擇好吉日起社火,而青毛獅子則會在春官的贊詞里,在喧天的鑼鼓號角里,在祈佑新愿的鄉(xiāng)民里威風凜凜地走莊串社,它的每一次昂首,都召喚著風調(diào)雨順,每一次擺尾,都勾勒出國泰民安。
- 2025-01-03“西北秦腔王”來了 1月7日-9日安萬將在蘭州連演三天
- 2025-01-02“馬”與“茶”互換書寫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甘肅的茶馬遺韻②
- 2025-01-02定西:陶藝進校園 文化潤心田
- 2025-01-02蘭州老街跨年夜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