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經(jīng)學(xué)家萬斯大在《周官辨非·天官》中有言:“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意思是說,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去做。
“天下之大務(wù),莫大于恤民。”古往今來,心里裝著百姓安危冷暖,傾情解決百姓“急難愁盼”,是為官執(zhí)政的大事。蘇東坡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于澶淵,洪水匯于城下,他“衣褻履屨”“廬于城上”,數(shù)十天坐鎮(zhèn)指揮不回家,守住了城池安全,確保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心中有民方能一心為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鄭板橋,“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于謙等,之所以有行利民之事的深情,愿為百姓解憂難、謀福祉,是因為他們心里裝著百姓的安危冷暖。反之,若心中無民,就會對百姓的疾苦無動于衷,甚至為了一己私利損害百姓利益,就像蒲松齡所寫《鸮鳥》中山東長山知縣楊令,“康熙乙亥間,西塞用兵,市民間騾馬運(yùn)糧。楊假此搜括,地方頭畜一空。”
行利民之事,是從政者用“辛苦指數(shù)”提升百姓“幸福指數(shù)”的過程。唐代名臣狄仁杰剛到大理寺上任時,面對此起彼伏喊冤聲,他通宵達(dá)旦,筆不停批,把沉積多年的案件全都清理完畢。柳宗元被貶柳州,依舊傾力為民,拖著纏病的身子日夜操勞,革除積弊,挖井開荒發(fā)展生產(chǎn),興辦教育示民仁愛。他們的為民事跡,無不留下了辛勤汗水的印痕。
歷史反復(fù)證明,官視民如手足,民視官如親人;官視民如草芥,民視官如寇仇。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后燕王慕容熙殘忍無道,史料記載他曾與苻后游畋,“北登白鹿山,東逾青嶺,南臨滄海而還,士卒為虎狼所殺及凍死者五千人。”為滿足自己游玩打獵的愛好,對兵卒和百姓生死熟視無睹,讓人深惡痛絕,遭到臣民的反對,最終被反抗推翻。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人,就會被百姓拋棄。
“人之命在元氣,國之命在人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群眾利益出發(fā),把關(guān)乎群眾利益的一樁樁小事辦好,向百姓滿意而行,方能贏得人心,得到百姓信賴擁護(hù)。建黨百年來,我們黨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yùn)。1942年,被日寇封鎖掃蕩的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斷糧,樹葉成為充饑的主要口糧,聶榮臻嚴(yán)令部隊不許采摘村莊方圓15里之內(nèi)的樹葉。“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與民爭糧”“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留給老百姓”,才有了人民群眾用小米哺育出延安紅色政權(quán),用獨輪小車推出淮海戰(zhàn)役勝利等諸多人間奇跡。
“水有源,故其流之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之不窮。”今天,我們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fù)興的初心和使命,尤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從人民群眾關(guān)心的事情做起,實現(xiàn)好、維護(hù)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為民之心匯聚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最為磅礴、最為持久的力量,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行穩(wěn)致遠(yuǎn)。( 作者: 羅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