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識】
自古以來,人們對“高”都十分向往。李白《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人在高處,不勝歡欣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人在低處,卻無法掩飾登高之迫切心情。
《說文解字》:“高,崇也。像臺觀高之形。”“高”本指樓高,“崇”本指山高。既然都是“高”,所以合而為“崇高”。有意思的是,許慎所說之“臺觀”,也多建在山巔之上,即“高上加高”。甲骨文、金文“高”字,皆如樓臺之形,造型別致,姿態(tài)挺拔,但看起來也只有上下兩層。兩層能算高嗎?在殷商時期,兩層已經(jīng)夠高了。
在關(guān)于建筑物高度的問題上,人們好像永遠(yuǎn)不滿足。從兩層到三層,從三層到七層,從七層到十幾層、二十幾層、三十幾層,一路上層層加碼,現(xiàn)在最高的樓已經(jīng)有一百多層了。當(dāng)年,王之渙所登的鸛雀樓,其實只有三層,就已經(jīng)讓他情不自禁地寫下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名句。但這并不意味著,如果遇到現(xiàn)在的摩天大樓,他同樣會豪情滿懷,詩興大發(fā)。
“高樓萬丈平地起”。樓高到一定程度,人們就回過頭來關(guān)心樓的最低處了。再高的樓,都是平地而起的;越高的樓,越要有更加堅實的基礎(chǔ)。世上沒有“空中樓閣”,天上的“海市蜃樓”都是虛妄。
神仙們住在天上,誰從云縫中看見過他們呢;如果讓凡人入住天宮,他們會不會發(fā)出“高處不勝寒”的感嘆呢?鷹可以在高空翱翔,但它們?yōu)槭裁慈匀灰獥⒃谏搅趾蛵{谷之中;如果讓普通人模仿鷹的樣子向高處飛,他們會不會被摔得鼻青臉腫呢?
遇見“高人”,我們會說“高,實在是高”,但真正的“高人”,都說自己沒有多“高”。(尚之)
- 2022-04-22洗:洗腦的結(jié)果是只剩了一腦腔水
- 2022-04-21達(dá):要到達(dá)自己的目的地,就應(yīng)該走自己的路
- 2022-04-20拆:有多少建筑“活”到了設(shè)計年限
- 2022-04-19多:見得多了,才有見識,也才知道見識之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