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為何尊,右圖為何尊銘文“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xiàn)。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宅茲中國”)。(資料圖片)
圖為《書畫里的中國》第二季所呈現(xiàn)的明代畫家唐伯虎的《事茗圖》:門外,一位老者執(zhí)杖、侍者抱琴,正走過小橋;房中,一位長者泡著茶,靜候友人的到來。(資料圖片)
掃一掃 看視頻
7月19日,大型紀錄片《尋古中國》在京開機。這部由央視和國家文物局聯(lián)合攝制的紀錄片,運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真實記錄“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考古探源過程和心路歷程,把觀眾的目光和思維又一次帶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
近年來,以傳統(tǒng)文化為內(nèi)核的節(jié)目和活動熱度不斷攀升,從《穿越時空的古籍》到《“字”從遇見你》,再到《鮮生史》……文化類節(jié)目年輕化表達正成為一種常態(tài),讓人們與歷史文化從相遇到相知。
中國的“中”字,本義是一面旗幟
中國人的很多文化傳統(tǒng)、思維習慣自古綿延至今,到底是什么偉大的力量能夠在上下5000年的漫長時間里勾連起這么多世代變遷?毫無疑問,漢字在其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紀錄片《“字”從遇見你》從最基本的漢字開始,結合孕育漢字的生活情境與歷史場景,故事化講述漢字的來源和流變。
在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世界里,有一個字從來都居于核心,那就是——“中”。它長存于漢字世界的原點,幾乎支配了后者的存在與運行?!?ldquo;字”從遇見你》第一集,講述了“中”字的來源以及它所體現(xiàn)的處世哲學與人生追求。
說到中,自然而然讓人想到中國。那么,上下5000年,“中國”之稱從何而來,在哪里能找到“中國”最早的出處?
恰恰就有這樣一件青銅器,給了我們清晰的答案。斑駁的外表,講述著歷史的滄桑,展露出一顆深藏的“中國心”,它所記載的,是3000多年前兩位年輕人關于如何使國家興盛、傳承榮耀的對話。
這就是保存在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
在歷史的長河中,古人總在不經(jīng)意間,為后人留下一些線索。何尊的出現(xiàn)給了人們驚喜。何尊上的銘文“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xiàn)。
何尊銘文的大意是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對宗族中的年輕人何進行訓誥,內(nèi)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輔佐文王,受上天之命統(tǒng)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宅茲中國”),統(tǒng)領天下。
隨著歷史的演進,“中國”二字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逐漸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秦漢以來我國建成高度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國家之后,“中國”一詞便具有了新的含義,演變成以華夏民族為主、多民族居住的統(tǒng)一國家的專有名詞。
在《“字”從遇見你》中,出現(xiàn)了一塊甲骨——“立中允亡風”卜骨。這塊甲骨的不一般之處,在于刻著三千多年前商代武丁時期的重要氣象資料。在這條卜辭之中,有“立中”一詞,意思就是立旗觀風,非常象形。所謂立旗觀風,就是在場地之中豎立一根高桿,在高桿的頂端掛上旗幟或長飄帶,這樣就可以通過觀察旗幟飄揚情況來判斷風向氣候。
而這里“中”字的形象,就是一面大旗。經(jīng)學者考究,“中”本來是一面意義特殊的旗幟,作為召集部族民眾的標志。人群集合時,這面大旗被圍在中心。大旗飄揚在部落中央,既是部落的標志,也是指引部落成員外出歸家的方向。“中”此后便延伸出中央、中心、最重要等意義。
漢字的背后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懷,同時也蘊含著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與人生哲學。
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來看,漢字建立的世界都極為深遠、廣闊與恒常。
一筆一畫,勾勒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圖景;
一撇一捺,描繪出華夏子孫的精神譜系。
首部中華古籍活化紀錄片,從外到內(nèi)透視古籍的魅力
不久前,《穿越時空的古籍》正式收官。這是首部關于中華古籍活化的紀錄片,講述了不同學者、藝術家修復古籍殘卷、探究古籍內(nèi)容的鮮活故事。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春夏秋冬四季輪替更迭著窗外的歲月,我們就是在這樣一代代傳承中,書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傳統(tǒng)的紙張,有“紙壽千年”之譽,距今傳世最早的紙質檔案,是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平復帖》,在歷經(jīng)1700多年后依然保存完好,主要原因要歸功于其書寫載體——中國的紙。紙張的保護則是古籍保護的重要內(nèi)容。
《穿越時空的古籍》從不同視角出發(fā),具象展現(xiàn)了當代人們守護古籍的態(tài)度與決心。比如,《我在國圖修古籍》講述了國家圖書館古籍修復專家杜偉生等人通過研究古籍里的紙張來修復《永樂大典》,令這部集中國古代典籍大成的“百科全書”煥發(fā)生命力。
來自浙江大學的張涌泉教授與其團隊,則在七萬卷殘卷的龐大工作量面前,幾十年如一日“連綴縫合”,成功綴合殘片后破解出巨大的文化價值。
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工匠們堅守的初心。
特別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古籍保護重點項目碩果累累,通過《趙城金藏》、敦煌遺書、《永樂大典》、西夏文獻、“天祿琳瑯”、納格拉洞藏經(jīng)的修復前后對比,我們可以細細體會古籍的傳承與發(fā)展。
說起古籍工作,中華書局總編輯周絢隆認為:“我們在做這項工作的時候,要想讓當代人從古籍中看什么,我覺得首先應該看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古及今未曾改變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這一點在我們的典籍中屢見不鮮。”
據(jù)統(tǒng)計,我國典籍總量達到50萬種,僅《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xù)修四庫全書》三套大型叢書,就收錄經(jīng)、史、子、集等古代典籍文獻一萬五千多種。
這些存世經(jīng)典支撐起中華典籍,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資源,更是中華文明歷史底蘊的直接見證。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對于古籍保護工作來說如同及時雨,讓承載著幾千年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古籍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機。
深耕傳統(tǒng)的沃土,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
林林總總的文化節(jié)目深耕傳統(tǒng)文化,既是時代需求,也凝結了視聽內(nèi)容生產(chǎn)者應時而變、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探索。
有這樣一檔節(jié)目,選取歷史上白居易、蘇軾、曹雪芹、魯迅四位“先生”為記錄對象,瞄準他們筆下的美食,以美食為媒介,讓他們與當代的我們產(chǎn)生交集。《鮮生史》,就這樣用一道道美食,把虛擬藝術世界與煙火人間的生活打通了。
通過飲食,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先生”,通過“先生”筆下的美食文字,我們學到他們對飲食、對文化以及對人生的態(tài)度。
不要小瞧飲食文化,古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因為飲食中蘊含著為人處世、立身創(chuàng)業(yè)的道理。
如果回顧近幾年熱門的文化節(jié)目,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深耕傳統(tǒng)的同時,并不是簡單照搬照抄,而是通過對原有文化素材的創(chuàng)新式呈現(xiàn),與現(xiàn)代潮流元素相結合,增加互動性。有人對此評價,“做到了更懂年輕人的梗,將傳統(tǒng)與潮流結合,從而收獲大批的年輕態(tài)鐵粉。”
創(chuàng)新的表達方式、多維的傳播方式,讓觀眾在文化需求及感官體驗上得到了雙重滿足。更重要的是,各種創(chuàng)新式呈現(xiàn),讓傳統(tǒng)文化“活”了起來。
伴隨著優(yōu)雅的樂曲與飄揚的竹葉,明代畫家唐伯虎的《事茗圖》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畫中,兩位朋友相聚雅集:門外,一位老者執(zhí)杖、侍者抱琴,正走過小橋前來拜訪;房中,一位長者泡著茶,靜候友人的到來;后舍,一個童子正搖扇燒水……
這是《書畫里的中國》第二季的鮮活場景。在這檔節(jié)目里,觀眾可以在馬場中,找尋宋代名畫《五馬圖》里的鳳頭驄、照夜白、滿川花等名駒;“穿越”回建安年間,感受顧愷之《洛神賦圖》里的千古愁思與愛情故事;在《富春山居圖》中縱覽“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江南山水,感受黃公望“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這些文化元素,如同充滿詩意的山巒,為我們勾勒出了一派書畫共美的東方氣象,呈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有的審美哲學。把歷史線索、片段最大限度地還原為文化場景和體驗,以清新的文風和年輕的表達,在尋找大美山河中,感受千載不息的人間傳奇。(穆鐸)
- 2022-07-22深化應用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檢舉舉報平臺
- 2022-07-22本網(wǎng)評論 | 強化監(jiān)督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zhàn)
- 2022-07-22鏡頭 | 疫情面前顯擔當(一)
- 2022-07-22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勇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