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西南25華里處的烏崖山麓,千年古剎安國寺坐落于此,這里曾經(jīng)走出了“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
圖為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文子玉 攝
于成龍(1617年-1684年)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州來堡村(今屬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zhèn))人。45歲出仕之前,曾在安國寺內(nèi)苦讀六年,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便設立于此。教育基地通過“家風家教”“勤政愛民”“吏治清明”“廉能業(yè)績”“從嚴治黨”“警鐘長鳴”六個展區(qū),全景展示于成龍為官23年兩袖清風、懲惡揚善、尚廉治貪的典型事跡。
“他從知縣做起,政聲卓著,三次被舉‘卓異’,清廉操守老而彌堅,終成一代封疆大吏。于成龍一生做官深受當政者器重和百姓愛戴,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時,‘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死后二十三年,江南百姓仍多見‘家繪像以祀之’。生前被康熙帝譽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循著講解,撫碑睹物,于成龍家族“勤耕讀,孝鄉(xiāng)里,重仁德”的遺風,依稀可見。
圖為于成龍優(yōu)良家風家教展廳。文子玉 攝
于成龍家族世代生活的永寧州(包括今離石區(qū)、柳林縣、方山縣境)位于巍巍呂梁群山深處,這里歷史上溝梁峁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物產(chǎn)不豐,形成了“民多質(zhì)魯,勤于農(nóng)業(yè),拙于服賈”的社會風貌,也造就了永寧人質(zhì)樸、敦厚、勤儉、上進的精神風尚。幾百年來,于氏族人在這塊古老的文明厚土上,耕讀傳家,自強不息,代代傳承。最終形成了《于氏族規(guī)家訓》:“居家切要勤儉,不可奢靡;待人務宜謙光,不可驕傲”,“種田不離田頭,深耕易耨,是其本分”……而于成龍對“耕讀孝行修身”的家風家教更是篤行不怠,并言傳身教,其子孫后代也多以“仁存正德、樂善公益、博施濟眾”聞名鄉(xiāng)里,受人稱頌。
清正廉潔貫穿了于成龍的宦海生涯??滴跏辏?671年),黃州大旱,時任黃州府同知的于成龍?zhí)岢?ldquo;勿使一民餓死”的要求,開官倉賑濟,勸富戶解囊獻糧。他把自己僅有的一匹騾子賣了十兩紋銀,加上俸銀,買米救濟災民,自己又親自炒制谷糠,熬煮糠粥,廣而推之,并親自帶頭食用,與災民共度饑荒。老百姓十分感激,稱“于糠粥”,編民謠傳唱:“要學于公清廉,先吃于公糠粥”“要得清廉分數(shù)足,唯學于公吃糠粥”。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68歲的于成龍病逝于南京督署中。僚吏們來到他的寢室,只見床頭上,唯有綈袍一襲,靴帶二條,堂后瓦甕中也只有粗米數(shù)斛,鹽豉數(shù)器而已,無不失聲痛哭。城中的老百姓得知于成龍去世后,紛紛“巷哭罷市”,焚香祭奠,隆重悼念。于成龍的靈柩啟運回鄉(xiāng)時,江寧城萬人相送,哭聲震天。
圖為展出的于成龍的清廉事跡。文子玉 攝
“這樣清正廉潔的故事還有很多,于成龍嚴于律己,清廉一生,對今天的黨員干部仍有鏡鑒意義。”安國寺于成龍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講解員李娜介紹,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于成龍抵任兩江總督后,面對江南吏治腐敗、奢靡侈麗之風,總結自己歷仕以來勤政為民、廉潔從政的經(jīng)驗,親自制定并頒布《示親民官自省六戒》,強調(diào)“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征收、崇節(jié)儉”,作為對“州縣地方基層官員”的為政準則,在當時收效甚好。
他審慎用權理政,20余年的宦海生涯,為國家與百姓辦成了許多難事、好事、復雜的事,建立了功勛。
圖為展出的于成龍審慎用權事跡。文子玉 攝
于成龍初到黃州府任同知時,當?shù)蒯けI賊橫行,甚至光天化日之下?lián)尳贇⑷?,官府無策。他通過縝密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府衙捕役湯卷有盜賊的名冊,經(jīng)過周密的策劃拿到了這份名冊。他扮作農(nóng)夫客商進行私訪調(diào)查,將名冊上的眾賊人一一緝拿歸案,繩之以法,其余盜賊聞之無不喪魂落魄。他用心用情審判各種案件,堅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更合法,被百姓稱為“于青天”,著有《判牘菁華》,后世流傳的《于公案》更是講述許多他一心為民,斷案如神的故事。
“于成龍就是通過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真正把難事辦成、把好事辦好,踐行著《示親民官自省六戒》,成為一代又一代為官者的榜樣。”李娜說。(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文子玉)
- 2024-08-09山丹:莫讓“薪酬”變“心愁” 靶向監(jiān)督解民憂
- 2024-08-09靜心篤志攀登科研高峰
- 2024-08-09西和:用好澄清機制 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 2024-08-09酒泉:上下聯(lián)動擦亮巡察利劍 對賬銷號推動問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