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千年留存下來的中華經典,記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fā)展史和更新史,傳承著中華文明之光。優(yōu)秀中華經典中凝聚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直指心靈教育,提升人生境界,是培養(yǎng)美好品德的重要源泉。圖為2024上海書展上,讀者正在選購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劉堃 攝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歷經千年留存下來的中華經典,記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fā)展史和更新史,傳承著中華文明之光。面對世界和歷史的巨變,凝聚當代學者的學識力量,以新高度導讀傳統(tǒng)經典,以新視界普及傳統(tǒng)文化,以新審美提升文化品位,是大眾讀者浸潤心靈、啟迪智慧的日常需求,是賡續(xù)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具體要求,也是出版者傳承文脈、以文化人的責任追求。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出版和傳播第一重鎮(zhèn)的中華書局,自2022年陸續(xù)推出的“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正是主動擔當歷史使命、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具體舉措。
聚合優(yōu)秀學者,以“大家小書”解讀中華經典
優(yōu)秀學者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脊梁和智力寶庫。聚合當代各領域的優(yōu)秀學者,以當今時代的需求和民眾的需要,對浩繁豐沛的傳統(tǒng)經典及其價值意義進行研究性的梳理、闡發(fā),再以適合大眾閱讀的流暢行文、有趣故事和高品質全彩圖文書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融合知識體系更新和傳承優(yōu)秀文明于一體的出版活動,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
中華書局自2020年開始籌劃、2022年7月開始推出的“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正是這樣一套聚合當代各領域優(yōu)秀學者,以新學術高度、新視野廣度、新呈現角度,面向大眾讀者導讀傳統(tǒng)經典,以傳遞當代學者的新知、新見和新識,在潤物無聲中更新知識體系、賡續(xù)中華文明的一套叢書。
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guī)劃項目,“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以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教育部“長江學者”陳引馳教授為主編,聚合了國內各重要高校的專家、大家,是面向大眾讀者撰寫的原創(chuàng)專著圖書。其作者諸如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清華大學張國剛教授、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北京大學周興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竺洪波教授等,都是常年從事一線教學工作,且在該領域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
因為叢書定位是專家學者面向大眾讀者的原創(chuàng)專著,力求學術性與通俗性、嚴肅性與趣味性的深度融合,所以,叢書最顯著的特點是“好看”的“大家小書”。“大家”指的是作者,都是具有深厚學術功力的優(yōu)秀學者;“小書”是指書的形態(tài),圖書篇幅都在7萬字、250頁左右,便于閱讀和攜帶;“好看”是指圖書內容故事性強、行文流暢,全彩圖文排版,閱讀起來賞心悅目。
叢書涵蓋國人必知的傳統(tǒng)經典,諸如《四書通識》《〈資治通鑒〉通識》《〈老子〉通識》《〈莊子〉通識》《〈孫子兵法〉通識》《〈本草綱目〉通識》及四大名著通識等。正是因為叢書從讀者立場出發(fā),集優(yōu)秀學者多年研究心得而成,故出版后,在社會各界引起熱烈的反響,讀者對中華書局主動擔當、將傳統(tǒng)文化植根大眾的作為,給予高度肯定。與之相伴,叢書在銷售上屢創(chuàng)佳績,實現良好的雙效益。
面向大眾,推進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新時代文化建設要始終著眼于人、落腳于人。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優(yōu)秀中華經典中凝聚的優(yōu)秀思想文化,直指心靈教育,提升人生境界,是培養(yǎng)美好品德的重要源泉。
“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在策劃之初就著眼社會大眾、著眼青少年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力圖把當代學者對傳統(tǒng)經典的更新解讀傳遞給廣大讀者,搭建他們最新的知識架構和價值視野,讓“傳承優(yōu)秀文化、賡續(xù)中華文明”成為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底氣。“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出版后,在圖書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中華書局致力于推廣的“中華經典進校園”活動從上海出發(fā),正在有條不紊地向全國推廣。
2024年6月,中華書局與上海臨港智慧圖書館合作舉行“中華經典通識月”系列講座活動,邀請“中華經典通識”的作者,諸如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詹丹教授講《〈紅樓夢〉通識》,復旦大學吳兆路教授講《〈水滸傳〉通識》,上海政法大學沈海波教授講《〈山海經〉通識》等,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2024年中華書局成立“中華經典共讀會”,每日線上與讀者共讀經典。6月至8月,中華書局聯合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新讀寫雜志社,開展“讓青少年讀懂中國·中華經典通識月”系列活動,邀請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北京大學周興陸教授、南開大學夏炎教授、同濟大學劉強教授走進校園,與廣大中學師生面對面交流;暑期,中華書局聯合上海新華傳媒有限公司,在上海書城開展“少年中國·2024暑期傳統(tǒng)文化加油站”系列活動,進行線上線下共17場次的共讀經典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2024年,“中華經典進校園”活動也漸次在廣州、江西、湖南等地以不同形式展開。
以傳統(tǒng)文化之光照亮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前行之路,是文化出版和傳播工作者的歷史責任,更是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循大道,至萬里。中華書局正在以“中華經典通識”為重要載體,推動新時代的傳統(tǒng)文化賡續(xù);以“中華經典進校園”為著力點,推進青少年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面向世界,講好經典中的故事
“中華經典通識”以5種為一輯,目前共出版了3輯15種圖書,每輯圖書有各自的核心。例如出版于2023年7月的第二輯圖書主題為“讓經典融入身心”,包括《〈周易〉通識》《〈本草綱目〉通識》《〈世說新語〉通識》《〈三國演義〉通識》《〈唐詩三百首〉通識》。從《周易》對天道人文的思考,到唐詩精神對心靈世界的滋養(yǎng),再到本草醫(yī)學對身心健康的呵護,本輯圖書多維度展現傳統(tǒng)經典對人心、生命的關懷與尊重,指引更多當代人塑造自我人格,直面眼前和將來紛繁復雜的生活。
《本草綱目》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醫(yī)藥學寶典,其作者李時珍被李約瑟盛贊為“藥物學界中之王子”,其書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更是很快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先后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力,是一本向世界展示中華優(yōu)秀文明的傳統(tǒng)經典。
但如此重要的典籍,自從其問世以來,也只有少數醫(yī)藥學專家閱讀和研究,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只知其名,不了解其具體內容的一本“熟”而不“悉”的經典。甚至,在國人的意識中,《本草綱目》是一本高高在上、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專業(yè)圖書。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王家葵教授著《〈本草綱目〉通識》, 從一枚錯版的李時珍紀念郵票談起,引出對《本草綱目》及中國本草發(fā)展史的介紹,尤其對其中專深的醫(yī)藥概念、術語、藥物制作過程等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令讀者讀來豁然開朗,了解了《本草綱目》到底講了哪些內容、是怎么編排呈現的,以及講解過程中又介紹了哪些醫(yī)學通識、藥學常識和生活知識等,從“知道”《本草綱目》上升到“了解”《本草綱目》。
王家葵教授在書中把諸多學術研究的問題,化為通俗易懂的話語表述出來。比如他講解《本草綱目》三大部類之一礦物類的“水部”時,提到“半天河”。“半天河”是什么,一般人可能不清楚。但當看到書中所配的《補遺雷公炮制便覽》中的半天河圖,就恍然大悟了——畫中一人站在梯子上從樹洞中取積聚的水,一人站在高凳上從竹籬上端取積存在空洞中的水。顯而易見,“半天河”指的是積聚在樹洞等處的從天而降的水。
同時,《〈本草綱目〉通識》一書配有近300幅彩色插圖,包括經典文獻中的植物、動物、礦物圖,古代醫(yī)藥著作中的插圖,反映古代治病、醫(yī)療相關場景的圖等,用圖片呈現了古代本草和社會生活的關系。
雖然如上文所述,《本草綱目》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力,但如果中國人都不懂,如何指望國外讀者對它有更多的了解?在這個意義上,《〈本草綱目〉通識》不僅是為中國人普及傳統(tǒng)文化、解讀傳統(tǒng)寶典的精要之作,更是賡續(xù)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要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能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正在陸續(xù)出版的“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是一個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路徑。
?。ㄙZ雪飛 作者系中華書局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