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閩東大山深處的下黨鄉(xiāng)。卓仕尉 攝
圖②:寧德市主要廉潔教育場所分布圖。寧德市紀委監(jiān)委供圖
圖③:福安廉村一隅。福安市紀委監(jiān)委供圖
圖④:黨員干部在蔡威事跡展陳館參觀學習。薛欣雅 攝
圖⑤:壽寧縣南陽鎮(zhèn)南山頂上的馮夢龍塑像。壽寧縣紀委監(jiān)委供圖
乘杭深高鐵一路南下,空氣中的潮濕味提示著即將到站的消息。向窗外望去,群山連綿之間,河流穿山而過,注入大海,將山與海的關(guān)系再次拉近。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應(yīng)運而生,這便是素有“閩頭浙尾、山海澳區(qū)”之稱的閩東——福建寧德。巍巍青山,浩瀚大海,成就了閩東人剛介耿直的性格,他們傳承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紅色基因,不斷譜寫著新時代新篇章。
地靈人杰,群賢輩出
寧德中部、白云山麓、穆水之畔,這是一個從地名上就被賦予美好祝愿的城市——福安,是我們此行的首個目的地。
穆陽溪如玉帶環(huán)繞著村莊,伴隨滄桑古道,緩緩流淌。穆陽溪此段被稱為廉溪,溪水環(huán)抱著的古樸村落被稱為廉村。一座村莊、一條小溪,因何與“廉”字結(jié)緣?這要從一個人、一段故事說起。
“君不見蘇秦與韓信,獨步誰知是英???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間各佩黃金印……”吟誦著《草堂吟》,唐神龍二年(706年),薛令之進士及第。他是福建(時稱建安郡)首位進士,史稱其“破八閩天荒”。
薛令之(683年—756年),字君珍,號明月,福建長溪縣(今福安)人。他自幼聰敏好學,于離村不遠的“靈谷草堂”勤學苦讀,曾以詩作《草堂吟》明志,可見其襟懷與抱負。
薛令之為官忠心耿耿、剛正不阿、敢于諫言。唐先天二年(713年),薛令之任左補闕,其職能就是規(guī)諫皇帝、糾正朝政,此外還有彈劾百官的權(quán)力。其時,唐玄宗繼承唐太宗的納諫之風,廣開言路,從諫如流。作為諫官的薛令之頗受重用。
一日,唐玄宗召見群臣,要求大家為庭前一株屈軼草吟詩一首,薛令之能言、善言、敢言,以屈軼草傳說能“辨奸佞”的特性為詩眼,寫下一首《唐明皇命吟屈軼草》,直抒胸臆,表達了諫臣忠誠、正直的品格,被后人廣為傳頌。
在朝居官46年,薛令之以清正廉潔著稱,人們稱呼他“苜蓿廉臣”,足見其甘于清苦,寧愿“苜蓿盤餐”,也不向權(quán)貴低頭,不與腐敗為伍。
辭官后,他從長安一路南下至閩東福安,翻山越嶺,步行數(shù)千里回到家鄉(xiāng),此事被《唐詩紀事》以“徒步歸”特別記錄,可以窺見其清廉樸素、兩袖清風的品格?;剜l(xiāng)后,薛令之在“靈谷草堂”擔任私塾先生,收徒授學,不計報酬,言傳身教,影響深遠。
薛令之去世后,唐肅宗嘉嘆其廉,“敕命其鄉(xiāng)曰‘廉村’,溪曰‘廉溪’”。
自薛令之后,閩東大地儒風日盛、廉脈賡續(xù),孕育出了一大批愛國懷鄉(xiāng)、清廉為民之士。如宋代福安人陳最,力主抗金,遭奸相秦檜陷害,皇帝下詔賜死,后朝廷為其平反,追賜其“金頭銀項”以示紀念;明朝蕉城人崔世召,為官清正,大節(jié)不辱,堅貞不屈,被名士陳繼儒贊譽為“勁節(jié)正氣,照耀寰中”;清朝屏南人甘國寶,擔任掛印總兵,鞏固祖國東南海疆,為維護國家領(lǐng)土完整,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yōu)槿苏?,為官清廉,為學嚴謹,嘉言懿行流傳久遠。
如今,廉村又多了一道不容錯過的“廉景”。寧德市紀委監(jiān)委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shè),讓一棟古民居煥發(fā)新生機,“閩東勤廉榜樣人物展陳”應(yīng)運而生。
展館的入口處,有一面寫著“善、能、敬、正、法、辨”的展示墻,據(jù)講解員介紹,這六個字出自《周禮·天官冢宰》的“六廉”,是中國古代“廉”思想的凝練與總結(jié)。走進展館,千百年來閩東勤廉之聲合奏成的交響樂扣人心弦。展館設(shè)有“為官四要”“廉村傳韻”“良吏風范”“紅色豐碑”“薪火傳承”五個展區(qū),展陳閩東千百年來的典型勤廉人物,再現(xiàn)閩東廉潔文化的悠久歷史與豐厚底蘊,為涵養(yǎng)清明政風、樹立良好家風、培育淳樸民風提供精神滋養(yǎng)。
走出展館,在時光和歷史的交錯堆疊中,我感到瞬間的恍惚。腳下這個小村莊,以鵝卵石鋪就的古官道向遠方延伸,唐代的石獅、宋朝的碑刻、明清的建筑群,無不在訴說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廉文化早已浸潤到廉村的一草一木之中。
一念為民,與梅同清
在閩東北部的壽寧縣,一條蟾溪穿城而過,一座古樸的廊橋橫跨溪上,橋下流水潺潺,低吟淺唱,婉轉(zhuǎn)悠揚。廊橋近處有一河壩,被稱為“東壩”,是明代壽寧縣令馮夢龍為預(yù)防蟾溪水患而建,至今仍發(fā)揮著作用,被當?shù)卣袨槲奈锛右员Wo。
此前,我也曾到過壽寧,知道這里有一條頗為熱鬧的大街名為夢龍街,也讀過馮夢龍的“三言”,但當時卻未深究過夢龍街的名字從何而來,也不知與馮夢龍有何關(guān)聯(lián)。如今,再次走進壽寧,才真正了解到當?shù)厝藶楹螌︸T夢龍始終思之念之。
青山悠悠,山路蜿蜒,明崇禎七年(1634年)8月,花甲之年的馮夢龍,帶著他的“一念為民之心”和經(jīng)世濟民的遠大抱負,秉持著“以勤補拙,以慈輔嚴,以廉代匱,做一分亦是一分功業(yè),寬一分亦是一分恩惠”的理念,從繁華富庶的蘇南,一路跋山涉水來到“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的閩東偏僻山區(qū)壽寧。彼時的明朝正處于風雨飄搖之際,壽寧更是萬山逶迤、地僻民貧,然而馮夢龍并沒有被眼前破敗貧困的景象嚇退,他認為這是一片可以施展抱負之地。
到任壽寧后,馮夢龍?zhí)岢?ldquo;無寇”“無饑”“無訟”的治縣理念,修城墻、筑關(guān)隘、建東壩,公正斷案、革除弊政、除暴安良,還傳授鄉(xiāng)民農(nóng)業(yè)種植之法,一時間壽寧百姓安樂、社會安寧。
在馮夢龍一系列治理舉措中,最值得稱道的便是“無饑”。明朝末年,朝廷以各種名目和手段加征賦稅,地方把防災(zāi)儲備糧變賣來補足稅款。加之壽寧自然條件惡劣,糧食收獲本就微薄,馮夢龍到任時,糧倉空空如也。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壓艙石”,充實糧倉成了頭等大事。馮夢龍將原先弊端諸多的“發(fā)銀換谷”法,改成“貯銀輸谷”法,即每年征稅時,設(shè)定一定以糧抵稅的額度,百姓交了糧,就可以自動少交稅了。實現(xiàn)了“官無發(fā)糶之擾,民有樂輸之便”,縣倉“三年以來,儲俱見谷”。
在壽寧為官4年,馮夢龍為壽寧人民辦了許多好事實事,留下了一本《壽寧待志》和一段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佳話,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和認可。
“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馮夢龍借“老梅”高尚的品質(zhì),寄托自己清廉為官的志向。時至今日,尋著歷史的軌跡,我們依舊能夠聞到一代廉吏如“老梅”一樣清幽的余香。
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閩東大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歷史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忠臣良將。筑城修防,抗擊倭寇,“見城思盧,如見棠思召”的盧仲佃;為重建寧德縣城“日不遑食、夜不安寢”的寧德知縣林時芳;傳出“兩郡爭守”佳話的勤勉循吏李拔……物換星移、時光流轉(zhuǎn),閩東勤廉人物事跡在歷史洪流中始終熠熠生輝。
碧血丹心,忠魂不朽
溪水涓涓、碧綠如玉,兩岸阡陌縱橫、山水如畫,“百里畫廊”說的就是這里,寧德人民的母親河霍童溪。在溪水的哺育下,寧德蕉城誕生了一位“無名英雄”——蔡威。
穿過蕉城區(qū)前林路熙熙攘攘的市井街巷,繼續(xù)走便看到一座宅院,這里是蔡威事跡展陳館。展陳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是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典型閩東古民居。踏過門前的青石臺階,城市的喧囂似乎瞬間消失于耳畔,一段英雄傳奇故事在這里被娓娓道來……
蔡威,1907年生,福建寧德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1年上半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在上海參加了中央特科舉辦的第一期無線電訓練班,是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與技術(shù)偵察工作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他在紅四方面軍的歷次征戰(zhàn)中和后來紅軍長征中發(fā)揮了特殊的重大作用,被稱為‘為紅軍長征打燈籠的人’。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神奇和絕妙的手段,用電波配合我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蔡威事跡展陳館,講解員介紹著蔡威為革命事業(yè)無私奉獻的事跡。展陳館院子天井正中是蔡威的塑像,清秀的臉龐盡顯書卷氣,一副圓邊眼鏡背后透出堅毅、睿智的目光,塑像下方底座上刻有“無名英雄蔡威”六個大字。
作為“隱蔽戰(zhàn)線”的工作者,必須遵守鐵的紀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為了革命理想,蔡威忍痛切斷了與家人的所有聯(lián)系,毫無征兆地消失在家人的視野里。
血雨腥風的年代,蔡威和戰(zhàn)友們?nèi)找篃o休地破獲敵軍密電,護衛(wèi)著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一次次化險為夷。在紅四方面軍無線電偵察工作中,蔡威破譯了敵軍大量秘密情報,作出了突出貢獻。1936年8月,因過度勞累,加之感染重傷寒病,身體極度虛弱,他仍躺在擔架上破譯了馬步芳、魯大昌、朱紹良、蔣介石以及重慶行營的來往密電。不久后,病魔奪去了蔡威的生命,年僅29歲。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其文化基因的傳承;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在于其紅色血脈的賡續(xù)。
從“無名英雄”蔡威,到百丈巖九壯士、舍子救紅軍的畬族大嫂……無數(shù)革命志士在閩東這片土地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中磨礪熔鑄了忠誠剛毅、不屈不撓、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來者,在各個歷史時期戰(zhàn)勝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
山海傳廉德,明月沐寧川。這里的清廉故事,早已融入清風吹拂的連綿山崗,融入海波卷起的朵朵浪花……(作者:陳啟西 黃隆星)
- 2024-12-26《這里是中國3》感受中華民族的信仰 信念 血性與力量
- 2024-12-26在田野上綻放
- 2024-12-26要善于化解民怨
- 2024-12-13雪山上的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