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的“甘肅聲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璀璨絢爛的文化遺產,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文化遺產,讓世界更加美好——
9月15日上午,作為2023北京文化論壇平行論壇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導和承辦的“文化遺產:系統(tǒng)保護與活態(tài)傳承”平行論壇舉行,來自國內外文博領域、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圍繞“全面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主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討。
作為6位演講嘉賓之一,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以《堅持“保護、研究、弘揚”,勇?lián)碌奈幕姑窞橹黝}作了精彩演講,借北京文化論壇這一國家級平臺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發(fā)出鏗鏘有力的“敦煌聲音”“甘肅聲音”。
“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只有保護好、研究透,才能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趙聲良說,敦煌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杰出代表,80年來,敦煌研究院學者們代代接力,圍繞“保護、研究、弘揚”核心,伴著風沙與青春,走出了一條荊棘與鮮花并存的“敦煌道路”。
保護,是基礎
莫高窟,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個符合世界文化遺產全部六項標準的遺產點??山ㄓ诠?-14世紀的她,歷經千年歲月,已十分脆弱。
“文物保護是基礎。”趙聲良說,保護不好,一切都無從說起,敦煌研究院始終將文物保護作為第一要務,通過國際、國內合作,吸收各種先進的科技手段,逐步探索出一整套科學保護辦法,在保護好莫高窟的同時,還將保護與管理經驗運用到各地石窟。
“要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守護好中華文脈。”扎根大漠深處的莫高人,這樣講,也這樣做——
針對壁畫、彩塑出現(xiàn)的各類病害,探索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治理和修復技術;通過20多年的風沙治理,形成良好的窟外大環(huán)境;采用對所有洞窟全面監(jiān)測的措施,逐步形成預防性保護體系;為了能使敦煌石窟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早在20多年前就開展了文物數(shù)字化工作……
中國大地上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發(fā)展旅游業(yè)珍貴而獨特的資源。如何破解旅游開發(fā)與保護間的矛盾,找到兩者間的平衡點?這個答案,敦煌研究院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尋找了。
“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根本在于文化的支撐,我們提倡有文化、有品位、有思想的旅游。”趙聲良介紹說,從游客承載量研究到數(shù)字展示中心運行,最終形成洞窟文物得到科學保護,游客有序參觀、深度體驗的旅游新模式,不僅受到廣大游客好評,也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的肯定,并推廣到全國。
研究,是核心
“文物研究是核心。”趙聲良說,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研究,如何知道文化遺產的巨大價值?“所以要不斷挖掘、研究、整理、選擇、轉化。”
近80年幾代學者潛心研究,深奧的佛教、歷史、考古等知識已轉化成普通觀眾可以了解和掌握的文化,歷經千百年的古代敦煌文化也轉化成一系列文化成果,以各種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在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教學和學術研究,也可轉化成普通游客、普通觀眾更容易了解的知識;觀眾走進石窟之中,既可欣賞其藝術之美,還可了解文化遺產蘊含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等等,“當觀眾真正看懂了,一定會為我國有這么精美的傳統(tǒng)藝術而贊嘆,也一定會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文化自信。”
敦煌學,國際顯學。為徹底扭轉曾一度令人痛心的“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困境,幾代敦煌學人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努力。欣慰的是,如今“敦煌學回歸中國”,國際學術界已公認中國是敦煌學研究中心,而最大的中心就在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立足敦煌,放眼世界,持續(xù)推動世界范圍內的敦煌學研究和發(fā)展。”趙聲良說,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敦煌研究院在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藝術、敦煌文獻研究等領域不斷推出新成果,發(fā)表學術論文4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500多部,其中《敦煌石窟全集》(26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報告》《敦煌藝術大辭典》等,分別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創(chuàng)刊于1983年的《敦煌研究》,已成為國際敦煌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專業(yè)期刊和學術載體……
盡管成果豐碩,但趙聲良明白,“加強文物的研究,特別是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價值體系等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弘揚,是目標
在傳播方面,敦煌文化“春色滿園”。
為何?
“除了敦煌文化本身內容無限豐富和精彩外,大量的研究者進行的大量創(chuàng)造性轉化,大量的文藝工作者進行的大量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關鍵。”趙聲良分析道,并圍繞“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作了分享——
首先,必須要尊重傳統(tǒng)文化,搞懂傳統(tǒng)文化,并在保護好的基礎上開發(fā)利用,這是前提。
其次,必須重視保護、研究的專家隊伍建設。因為,只有經過他們的科學調查研究,才能揭示出古代文化遺產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只有經過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才能讓保存在庫房里的文物、分布在祖國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并轉化為觀眾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
再次,大量的古代文化遺產不可能直接變?yōu)榻裉斓男滤囆g,需要一大批文藝工作者在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精神特質、風格特色之后,在文學、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領域進行創(chuàng)新。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既是經典,也是經驗。
此外,通過短視頻等新媒體手段,廣泛傳播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比如《云游敦煌》《敦煌歲時節(jié)令》《敦煌仙子》等節(jié)目,就讓觀眾足不出戶“云”游敦煌,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同時,還與甘肅省外辦合作開展“敦煌文化環(huán)球連線”活動,舉辦敦煌藝術講座,先后連線德國、亞美尼亞等國,深度介紹敦煌文化藝術,傳播中國聲音。
“新時代新時期,我們需要新文化、新藝術,但新文化新藝術絕不是無中生有、突然間產生的。”趙聲良說,創(chuàng)作出有中國特色、中國精神的新文化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但我們相信“路雖遠,行則必至”。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