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是我唯一的愛好,所藏書籍雜志足有上萬冊。在這些藏書中時間最早的、經歷最特殊的是一本由少年兒童出版社于1964年9月第四次印刷的散文集《荔枝蜜》,這本書只有83頁、5.4萬字,定價0.30元。
1964年,我在撫順縣第六中學讀初二,新調來的于恒恩老師接手教我們語文課。于老師曾當過志愿軍隨軍記者,經常發(fā)表作品,在撫順市文教系統(tǒng)頗有名氣。于老師很注重培養(yǎng)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每次講課,他都滔滔不絕地介紹課文作者的生平事跡、代表作品、文壇掌故,講得生動,聽得入迷。于老師擁有數(shù)量可觀的藏書,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他拿來《水滸傳》;講《我的叔叔于勒》,他帶來莫泊桑的作品集。課后,這些書就成了我們的讀物。于老師還把報紙副刊剪下來掛在教室后邊,供我們閱讀。這些舉措,對于我們農家子弟無疑是破天荒的新鮮事兒,班級形成了濃厚的文學氛圍。我因兒時受連環(huán)畫啟蒙,對語文學習格外下功夫,作文常得到于老師表揚,成了他的得意弟子。
10月里的一個星期天,我進城去于老師家欣賞他的文學藏書,趕上他家的爐箅子斷了,師母拿出兩元錢,要于老師買個新的。他連聲應允,我緊隨其后向百貨商店走去,途中經過新華書店,于老師提議進去看看。走進書店,他立刻眼睛一亮,好似捕獲獵物一般向書架奔去,上下左右掃描一遍,目光盯住一本薄薄的書,急忙示意營業(yè)員拿給他看,隨口讀出一串作者的名字:楊朔、張志彤、金近、何為、韓映山、葉君健……都是散文和兒童文學名家。于老師連聲說:“好書,好書。”他毫不猶豫地掏出師母給的兩元錢,買了6本,當即送我一本。我接過書,只見白色封面上方印有一串鮮紅欲滴的荔枝,襯著幾枚綠葉,仿佛散發(fā)淡淡的清香。此書集中了國內18位作家的散文代表作。于老師說,這本書對學習寫作將有幫助。他自己留一本,其余要送給班級幾位文學愛好者。 我知道,于老師每月幾十元的工資,師母沒有工作,三個子女正在讀書,生活很不寬裕。
回到家,師母伸手要爐箅子,于老師滿臉堆笑,連聲道歉,指著《荔枝蜜》說這書如何之好,學生們急等著閱讀。師母一臉的無奈。為擺脫尷尬,于老師抓起挎包,將《荔枝蜜》塞進包里,拽著我躥出門外。我忐忑地問:“那爐箅子咋辦?”“你師母會解決的。”說罷,于老師詼諧地一笑。
到了學校,我打開《荔枝蜜》,立刻被作家們優(yōu)美的文筆所折服。這些作品各有鮮明的藝術風格,有的雄厚高亢,使人振奮;有的色彩繽紛,給人豐富的知識;有的刻畫細致,優(yōu)美清秀;有的輕松明快,平易近人。這本小書成為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愛不釋手。
1968年底,我應征參軍,臨走把《荔枝蜜》塞進提包。置身火熱的部隊生活,我忙里偷閑閱讀《荔枝蜜》,接受文學熏陶,比身邊的戰(zhàn)友多了一份精神享受。我成家后多次工作變動,每次都鄭重地將其裝入箱子,又認真地置于最明顯的位置,隨時翻閱。
《荔枝蜜》陪伴我至今已56年了,于老師的詼諧一笑藏在了書里,也藏在了我的心里。楊朔先生在《荔枝蜜》中贊美蜜蜂“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我想,于老師也像蜜蜂一樣,“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李國選)
相關新聞
- 2020-06-08靜音讀書
- 2020-06-08人生無非“斷舍離”
- 2020-06-08盛開在古詩詞中的薔薇
- 2020-05-27散文之旅,充滿人生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