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記
去安徽桐城,當(dāng)?shù)厝耸紫葞胰タ吹?,是六尺巷?/p>
六尺巷的故事,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樸的《舊聞隨筆》:
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于后寄歸,云:“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吳聞之感服,亦讓三尺。其地至今名為六尺巷。
張文端公,即張英,安徽桐城人??滴跄觊g,官拜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逝后賜祭葬,謚文端,哀榮備至。
明清之際,桐城縣城內(nèi)的世家大族星羅棋布,望族大宅鱗次櫛比。“凡世族多列居縣城中,薦紳告歸皆徒行,無乘輿者;通衢曲巷,夜半誦書聲不絕。”在今天縣城的北大街,還能看到不少名人故居,比如左光斗的啖椒堂、方以智的廷尉第(瀟灑園)、姚鼐的惜抱軒等。
張英出仕前,一直住桐城縣城老宅??滴醵拍?,新第落成,康熙帝題“篤素堂”御書匾額以賜。時大學(xué)士俗稱宰相,故張氏府邸被里人稱為張氏相府,張氏龐大家族聚居于此。
張氏府邸坐落在桐城縣城西南隅,面積約占當(dāng)時城內(nèi)的十分之一,西、南兩面抵古城墻衖,東跨南后街(今名西后街),北界即為東西走向的六尺巷。六尺巷遭際太平天國運動、抗日戰(zhàn)爭等戰(zhàn)火,屢有拆建,至上世紀(jì)90年代,張氏府邸主體建筑基本拆毀殆盡,僅存的舊物,只剩下五畝園西邊的一棵皂角樹。
張英出身耕讀世家,幼承家訓(xùn),恪守家風(fēng),積德勵行,廉儉謙讓。“居官四十余年,樸誠敬慎,表里無間,忠于公家,無毫發(fā)私”,“素性耿介廉靜,外剛內(nèi)和”,“生平不沽譽,不市恩,無矯異之行,無表暴之跡”,“上嘗語執(zhí)政曰:‘張英有古大臣風(fēng)’”。
在教育子孫上,張英也頗為用心,編撰《聰訓(xùn)齋語》,為教導(dǎo)持家、治國、立身、做人的家訓(xùn),深入淺出,富含哲理。張英自言:“予之立訓(xùn),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嘗將四語律身訓(xùn)子,亦不用煩言夥說矣。”刊行后,流傳甚廣,為方家看重,晚清重臣曾國藩對其推崇備至,即使在今天看來,仍然字字珠璣,發(fā)人深省。
近些年,人們常將六尺巷的故事與反腐倡廉相關(guān)聯(lián),褒揚張英及其家族勤政廉儉之風(fēng),倒也恰當(dāng),但在我看來,其精髓更重在禮讓。為官與為人,素來是相通的,一個謙和禮讓之人,居官清廉,應(yīng)在情理之中。“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讓為寶。”張英如是說。或許得益于言傳身教,張氏家族隨后的一段佳話,更把“禮讓”演繹至極致。
張英次子張廷玉,幼承家學(xué),秉持家風(fēng),繼承其父為官為人之道。歷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居官五十載,官至保和殿大學(xué)士,謚文和,配享太廟,富貴壽考,為清一代之最。
雍正十一年,張廷玉之子張若靄參加殿試,中了一甲第三。張廷玉再三懇辭:“普天下人才眾多,三年大比,莫不相望鼎甲。臣蒙恩現(xiàn)居政府,而子張若靄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實有未安”,“臣家已備沐恩榮,只算臣情愿讓與天下寒士”。雍正帝不得不勉從其請,將張若靄由一甲探花改為二甲第一名。
與其父六尺巷“讓墻”的義舉一脈相承,張廷玉“讓探花”的故事,當(dāng)年已是名揚京城。居廟堂之高,還能心憂且禮讓天下寒士,連雍正帝都深感其義,要求讀卷官將此原原本本記錄下來,“候朕覽定,頒示中外”。
禮讓,乃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張英、張廷玉所代表的張氏家族,繼承和發(fā)揚這一傳統(tǒng)美德,一讓再讓,傳為美談。
具體到“讓墻”,不僅體現(xiàn)了張氏謙和禮讓的胸襟,還感動了鄰人,使人見賢思齊,昭示出道德異乎尋常的感召力。聽說,此后的桐城民間,每遇紛爭,常能以一句“讓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釋,蔚然成風(fēng)。
那天去看六尺巷,正趕上下雨。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這是2002年在原址重建的六尺巷。放眼望去,筆直的小巷,長約百米,寬2米,青磚黛瓦卵石路,墻外兩旁植香樟。巷道兩端立有徽式漢白玉牌坊,一端刻著“禮讓”,一端題有“懿德流芳”。煙雨蒙蒙之中,倒也有幾分修舊如舊的模樣。
盡管此巷已非彼巷,然而實物存在與否已不重要。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在傳揚,它所表達的,正是對禮讓精神的贊賞,更折射出人們對傳統(tǒng)道德的推崇。“讓他三尺又何妨”——這種氣魄和境界穿越時空,至今仍閃耀著光芒。(斯雄)
相關(guān)新聞
- 2020-07-14進是勇氣,停是智慧
- 2020-07-14漫長夏日,怎可少了梅干菜之味
- 2020-07-13冰城的時光
- 2020-07-13清水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