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精選案例》:自序
《新聞寫作精選案例解析》 /趙鳳山 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作者與新聞結緣始于20世紀50年代。1958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在七七四廠(北京電子管廠)開辦新聞函授班,那時作者入廠不到5個月,由于給廠報《紅星報》(后更名為《電子報》)寫過稿,有幸被推薦參加這期函授班,那是作者平生首次與新聞有緣。通過培訓對新聞萌生興趣,買過一本蘇聯(lián)切列巴霍夫著《消息和通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56年6月第1版),這是作者讀過的第一本新聞專著,受益匪淺,保存至今。作者的第一篇通訊《旗手——潘鳳樓》發(fā)表在《電子報》1959年10月31日第386期第2版。此后,雖業(yè)余時間主要精力是研習文學,還是為廠報和廣播站寫過不少稿件。這期間對新聞是實踐積累的過程。
1985年10月底,作者調到中國電子報社,加入新聞從業(yè)人員隊伍,新聞視野拓寬了,實踐有了用武之地。在中國電子報社工作16年期間,任過《中國電子報》副刊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記者部主任(兼過不到一年總編室主任);參與創(chuàng)辦《電子商報》,任過副總編輯、執(zhí)行總編輯;參與創(chuàng)辦《通信產業(yè)報》,任過執(zhí)行總編輯、總編輯。2000年提前退休后,到深圳參與創(chuàng)辦《世界電子商報》,任過常務副社長兼總編輯。
在報社除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外,還發(fā)表了六七百篇新聞作品。出版過新聞通訊評論集《誰持彩練當空舞》(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這本書從當時400余篇作品中,精選出60篇通訊和評論,新華社高級記者、中國新聞學院教務長徐占焜先生為該書寫了序。出于對新聞事業(yè)的摯愛,以及對新聞寫作的體味,退休后經過十年磨一劍,出版了《消息寫作技巧》《通訊寫作訣竅》《評論寫作方法》(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三本專著。
作者的后半生可以說與新聞密不可分、休戚與共。新聞是作者的工作職業(yè),也是融入作者體內的血液。這本《新聞寫作精選案例》,作者從2000年就開始做準備,把盡可能找到的報樣錄入電子版,然后反復取舍編輯校改,直到2013年基本完成。由于忙著出版其他的書籍,這本書就擱置了下來,直到2019年元旦期間,有了想再重新校改一遍的想法,用了40多天時間完成重校,自己覺得還是有出版價值,主要是出于如下幾個方面:收錄書中的70篇新聞案例作品,時間跨度系1985年—2007年。這20余年正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時期,電子工業(yè)經歷了重大的變革,部屬企業(yè)下放地方變?yōu)樾袠I(yè)管理,電子工業(yè)部體制上也幾經變化,先是與機械工業(yè)部合并為機械電子工業(yè)部,后又獨立出來變回電子工業(yè)部,再后來與郵電工業(yè)部合并為信息產業(yè)部……電子工業(yè)或者說信息產業(yè),在這20余年里超常規(guī)快速發(fā)展,在引進→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方針下,經歷著翻天覆地大發(fā)展,走在了各行各業(yè)的前列。作為這一段歷史見證人的記者,用手中的筆忠實地記錄下歷史瞬間。作者在電子行業(yè)工作40多年,希望人們記住這段艱難歲月,這是作者的一大未了心愿。
雖然在1995年出版過《誰持彩練當空舞》,那只是作者10年階段性的成果。由于時間匆匆,留下許多遺憾。當年獲中國新聞獎的評論員文章《弘揚國產名牌迫在眉睫》沒能收入,此后作者還發(fā)表過很多重要文章,如《俯瞰全球并購潮》《“入世”給中國通信業(yè)帶來什么》《面對WTO傾力打造中國技術品牌》等。2015年出版三本新聞專著以后,作者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出版一部新聞寫作案例解析專著,為自己的新聞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從2013年開始,對發(fā)表過的六七百篇作品進行梳理,確定了141篇作品大名單,當時選錄的標準是內容上有資料性價值,蘊含著足夠多的信息量,還有就是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再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特點。作者撰寫新聞稿件特別強調信息量,無論寫什么體裁的新聞,一定要有讀者未知的信息,哪怕是一組數字也好;再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因為在進入中國電子報社之前,作者已在電子行業(yè)浸淫了27年,目睹了電子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憑借著這些累積的經驗,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再自然不過,當然這些見解和觀點是與時代合拍的。
2019年春,又一次整理閱讀這些作品,從141篇作品中,精選細選出有代表性的70篇案例作品,這些案例作品大都主題鮮明、內容翔實、信息量大、啟發(fā)性強,緊扣改革開放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在消息、通訊、評論三大類案例作品中,又細劃分出12個 品種類別。同時對這些案例作品,現身說法進行獨家解析。這些解析先對文章體裁作簡要說明,然后對作品進行剖解,有的是創(chuàng)作背景,有的是采訪經歷,有的是寫作過程,有的是作品剖析;這些解析中有說明,有講解,有分析,有感慨,有故事,有軼事;不乏糅合一些采訪經驗、寫作技巧、心得體會。這些獨家解析可以增強讀者對本書的認識,也為借鑒寫作提供了樣本和方法。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把作者的經驗,能讓更多的熱愛新聞的后來者分享。
本書附錄收有作者的四篇理論探討文章。這些文章主要是新聞作品寫作方面的分析,是作者實踐總結中的獨創(chuàng),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理論為輔、實例為主,有一定的知識性、可讀性,以及可操作性。它們大多是作者的經驗之談,是作者個人對新聞體味的凝聚,相對70篇案例作品,也算是對新聞寫作技巧的補充。雖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新聞寫作內容為王,但也不能忽視形式的作用。作者在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也做過多種嘗試,在通訊中運用過文學中的對話,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畫龍點睛的議論等,甚至采用第二人稱寫過人物通訊。這些嘗試既不是嘩眾取寵,也不是離經叛道。作者的本意是打破固有的模式,變個樣子試驗一下,即使這些嘗試失敗了,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因為作者已經嘗試過了。
最后,還有說明一點的是,本書的案例作品發(fā)表時,除了用作者本名以外,還用過應同興等筆名。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特別感謝報社的歷任領導給作者提供的平臺,感謝他們對作者的幫助和指導;感謝和作者合作過的報社同仁及朋友;感謝那些見過面和未謀面的新聞前輩,他們的著作為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糧和難得范本;感謝中國文史出版社領導的厚愛、感謝編校人員的辛勞付出,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就沒有本書的出版和發(fā)行。同時還要感謝那些未謀面的讀者,感謝他們一起分享作者的心得和體會。(作者趙鳳山于2020年1月22日京西八角寓所)
相關新聞
- 2021-05-17《李有才板話》:對人民有益 受群眾歡迎
- 2021-05-17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輔助讀物“讀懂新時代”叢書正式出版
- 2021-05-17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英國社會轉型研究叢書》發(fā)布
- 2021-05-13窺見“大自然的微旅行” 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自然影像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