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城市書房,不僅是對公共文化空間的有益補充,也是觀察一座城市精神氣象的精妙切口。
一盞燈,亮在臨街的落地窗后,驅(qū)散車水馬龍的喧囂;一些人,坐在木質(zhì)的書桌前,盡享書海泛舟的靜謐……這樣的溫情場景,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城市書房中。全國首部以“城市書房”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guī)《揚州市城市書房條例》近期正式施行。近年來,隨著“書香中國”的持續(xù)推進,城市書房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一間城市書房,不僅是對公共文化空間的有益補充,也是觀察一座城市精神氣象的精妙切口。
一座城市需要繁華的文化地標,也需要靜謐的文化空間。幾百平方米空間,閱讀區(qū)、自習區(qū)、交流區(qū)等功能分區(qū)包羅其中、井然排列;或圖書借閱、或自修學習、抑或文化交流,人們在城市書房中書山尋徑、收獲新知。散落在街巷的城市書房,為群眾提供了深入思考、提升自我的空間,蘊藏著城市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從零下30攝氏度的大興安嶺地區(qū),到海拔3650米的西藏拉薩……城市書房雖地處一隅,卻可容萬千氣象。受眾群體的多元性、區(qū)域位置的特殊性、地域文化的豐富性,更要求城市書房探索“一房一品”的特色經(jīng)營模式。無論是北京面向職工群體開設的24小時城市書房,還是杭州跨界改造的“有聲+實體閱讀”書房,一批批特色城市書房在園區(qū)、社區(qū)開枝散葉,暢通群眾與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的“最后一公里”。
當然,營造與保持良好的沉浸式閱讀氛圍,才是城市書房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各地城市書房,一方面融入圖書館總分館制體系,提高書籍供給豐富度,營造“處處可學”的氛圍感;另一方面也借助自動控制等新興技術(shù),打造24小時智能閱讀環(huán)境,延存“時時能學”的儀式感。閱讀分享、公益講座、藝術(shù)策展等互動活動,則在拉近書香與市民生活距離的同時,不斷增強著閱讀的氛圍感與儀式感,為整座城市涵養(yǎng)出書香致遠、朝氣昂揚的精神氣質(zhì)。
一盞燈,溫暖著城市書房,也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給繁華的城市留一處靜謐的空間,是建設城市書房的本意,也是構(gòu)筑現(xiàn)代化學習型城市的應有之義。我們期待著,在城市中亮起更多這樣的燈,幫助我們走向更遼闊的精神遠方。(陳世涵
- 2023-01-06帶你走進節(jié)日里的中國——讀《歲月歡: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四時歡》
- 2023-01-05美好片段里鐫刻著中國人的團圓記憶
- 2023-01-04一騎絕塵 回家過年
- 2023-01-04早起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