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濤
1983年,也就是四十年前,周玨良(1916—1992)先生發(fā)表論文《河、海、園——〈紅樓夢〉〈莫比·迪克〉〈哈克貝利·芬〉的比較研究》。這是他一直希望探索的普遍詩學的領域。只是,如王佐良在《周玨良文集》序中遺憾道出的,“許多事在他似乎只是剛開了一個頭”。周玨良并不執(zhí)著于著述,我們想要了解更多他在學問人生上的洞察感悟,還須回看他在20世紀的優(yōu)游歷程。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fā)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1949年以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后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其實除了延安的傳統(tǒng)之外,清華外文系的傳統(tǒng),在北外,特別是英語語言文學方面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王佐良、許國璋和周玨良等聞名全國的教授都是清華大學外文系的畢業(yè)生。
我在北外求學期間沒有見過周玨良先生。只是聽英語系的同學說,玨良先生不僅英文好,也是一個特別有學問、有風度的教授。那時候我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北外中文系一位老師的介紹,我經常去位于西四的廣濟寺讀佛經,并在那里認識了周紹良先生。廣濟寺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所在地,我在佛教協(xié)會的圖書館也看到了多種“周叔迦居士贈書”,但我卻從來沒有把這些同周玨良先生聯(lián)系在一起過。
2004年,我在研究衛(wèi)禮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不僅將中國的經典翻譯成了德文,同時也將德國哲學譯介到了中國。1914年的時候,他與一位名叫周暹的中國人合作將康德的《人心能力論》(1797)譯成了中文。后來我在影印本的《人心能力論》(1987)署名周玨良的手書后記中,知道周暹是周叔弢先生的名,這才真正將北外那位英語教授周玨良與周叔弢之子聯(lián)系在一起。
玨良先生的一生,猶如一部中國現(xiàn)當代的歷史。他1916年生于天津,出身于顯赫的建德周氏家族:曾祖父周馥官至兩廣總督;祖父周學海為光緒年間進士,一生淡泊功名,唯好讀書,尤喜鉆研醫(yī)學;父親周叔弢是實業(yè)家、古籍文物收藏家。玨良早年上完私塾后,畢業(yè)于天津南開中學,之后在清華大學和昆明西南聯(lián)大外國語文系學習??谷諔?zhàn)爭勝利后的1946年,玨良回到母校擔任講師。作為清華培養(yǎng)的青年才俊,玨良與王佐良、丁則良和王乃樑一道被稱作“四良”。1947年他考取了公費赴美留學生,到芝加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49年回國,在華北大學進行了短暫的政治學習后,從1950年開始他就一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在朝鮮戰(zhàn)爭后期的1953年,他赴朝鮮擔任過開城停戰(zhàn)談判的翻譯。
從玨良先生留下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真正對他產生影響的有兩個人,一位是父親弢翁,另一位是他在西南聯(lián)大的導師吳宓。
玨良先生在《周叔弢先生的版本目錄學》《我父親和書》以及《〈自莊嚴堪善本書目〉后記》三篇文章中,對其父弢翁的藏書做過系統(tǒng)的研究。他認為,按照清代詩人洪亮吉在《江北詩話》將藏書家分為考訂、校讎、收藏、賞鑒、掠販五種的說法,弢翁繼承了傳統(tǒng),且遠紹乾嘉年間的顧千里、黃堯圃。玨良在另一篇文章《自莊嚴堪藏書綜述》中舉例提到了弢翁所藏西文書中的英文書,文學方面,包括《新會校會注會評本莎士比亞全集》,以及關于莎士比亞文法、詞匯、傳記等等的著作,還有許多教學用莎氏全集注釋本,斯賓塞和彌爾頓的全集和分冊注釋本等等。此外還有很多叢書,如《人人書庫》《家庭大學叢書》以及《司各特書庫》。玨良說:“我少時從翻閱這些書中得益不淺。”
正是家庭藏書的耳濡目染,讓玨良開始對英國文學產生了興趣。作為真正啟蒙教師的父親,對玨良后來選擇英國文學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y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玨良的另外一位人生導師是吳宓,他們最初相識于1935年的秋天,玨良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的時候,是經他的堂兄周熙良介紹的。后來他們熟悉起來,吳宓經常將書借給玨良和他的同學李賦寧。1940—1941年玨良在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做研究生,吳宓成了他的導師。玨良認為,吳宓先生不僅為人篤實誠懇,在做學問方面也樸實無華,“從不作架空之論,更無嘩眾取寵之心”。玨良提到在清華的時候,吳宓曾開設“英國浪漫詩人”的課程:“他著重講時代背景、詩人生平、詩的本事和思想內容以至英詩的格律,而獨少談起詩的審美方面。當時我覺得這樣講法太枯燥乏味,頗不滿意。后來知識漸長,又到國外大學求學開了眼界才知道在新批評派盛行之前,這是文學的傳統(tǒng)教法,體會到它自有長處。”玨良特別服膺于吳宓有關文學變遷的論點:“文學之變遷多由作者不摹此人而轉摹彼人,舍本國之作者而取異國為模范,或舍近代而返求之于古,于是異采新出,然其不脫摹仿一也。”這不僅僅適用于某一國的民族文學,同時也適用于比較文學。玨良認為,吳宓同樣是中國比較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紅樓夢〉新法》便是通過與英國小說的比較來認識《紅樓夢》一書的特點。而吳宓的論點,在玨良后來的英國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中都有所體現(xiàn)。
玨良先生的身上帶著一種舊時代的貴族氣,從他不同時期的照片可以看出,他懷舊而又羨新,享受生活而又情愿投入到新時代的潮流之中去。學生曾回憶他“臉上總掛著一絲若隱若現(xiàn)的微笑”,我一直覺得他微笑的背后,其實內心一直帶有完成某種使命的堅毅。按照佛教中觀學派的說法,我們能看到的玨良先生的一生,許多經歷,只是由于經驗或習慣所觀察到的事物習性而已,是所謂的俗諦。而從究竟處體驗玨良的內心世界,才是第一義諦。
玨良先生1950年進入北外任教——當時的北外還在頤和園旁邊的西苑,他們一家人只能擠在一間不足10平米的曾經做過兵營的排房之中;1958年北外搬入魏公村的新址后,他們一大家子也只能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中。前些天我在讀玨良先生的夫人方緗(1920—2020)女士的回憶錄,她寫道:“1986年學校落實政策,為他調整了宿舍,年已70歲的玨良居然得到了一間寬敞的完全屬于自己的書房,喜出望外。……他非常愛自己的書房,取名‘書巢’,并把它當成自己的號,寫點什么偶爾用以署名。……在書巢中隨心所欲地翻出自己喜好的書籍、字帖、墨硯之類瀏覽觀賞,有時情之所至,磨墨寫上一兩帖詩詞書法。”《書巢》是陸游的名篇,文中生動而幽默地表現(xiàn)詩人嗜書如命、與書俱生的人生狀態(tài)。陸游所謂“吾室之內,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這其實也是玨良先生的理想。
在比較文學方面,玨良先生的論文《河、海、園——〈紅樓夢〉〈莫比·迪克〉〈哈克貝利·芬〉的比較研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玨良認為,盡管曹雪芹、梅爾維爾和吐溫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但在他們各自的著作中,密西西比河、海和大觀園卻構成了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沖突的戲劇性場面。他希望通過對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作品做更多的歸納研究,“應當能發(fā)現(xiàn)更多共同的藝術結構原則,甚至達到建立某種普遍性的有使用價值的詩學”。這一研究其實已經直覺地打開了費正清“沖擊—回應說”的理論格局。
即便在他的專業(yè)研究領域,玨良先生也沒有大部頭的論著或翻譯。一直到他晚年撰寫的《英詩選譯》,他也只是細致分析了龐德、華茲華斯、拜倫、蒲柏、莎士比亞、濟慈、艾略特的八首作品,分別以《以最短的開始》《一首清新含蓄的抒情詩》《詠美人詩》《詩可以不言志》《無韻的詩》《美妙的詠物小詩》《以俗為雅之詩》《墓銘——詩的變體》為題,通過詩人的生平、時代背景、詩歌的主題以及中英詩的對比,既講解了語言、格律,又闡明了旨趣。正因為玨良先生沒有追求宏大敘事的野心,他才能像詩人一樣準確地向中國讀者傳達英詩中的審美和情調。
玨良先生的文章之所以有意義,讓人讀起來覺得有意思,最關鍵的一點是他不斷在進行中西詩學的比較,而不是用本質主義的方式下結論。在《中國詩論中的形式直覺》一文中,他先后列舉了宋代詩人陳與義所說的“生”于“眼底”而有待“安排句法”的《春日詩》之一;濟慈的那篇在星空中的崇高的詩篇“huge cloudy symbols”(巨大而朦朧的象征);陸機那“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的境界;劉勰的“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的狀況;蔡邕所論在書法中要“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蘇東坡論文與可畫竹之“胸有成竹”;陳師道謂“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也”;20世紀現(xiàn)代音樂的傳奇人物斯特拉文斯基謂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the intuitive grasp of an unknown entity already possessed but not yet intelligible”(對已達到但尚不清楚的一種不知名物的直接掌握);以及他在芝加哥的教授克蘭所謂的寫文章要有“subsuming form”(統(tǒng)帥一切的形式)等,他通過中西詩歌、繪畫乃至音樂的會通,提出用“形式直覺”來替代諸如“神思”“韻味”“沉郁”“頓挫”等傳統(tǒng)文論的范疇。除了中國的詩詞,他也提到19世紀英國著名批評家阿諾德分析當時英國詩作的時候,也會用到這一分析形式。“我認為把‘形式直覺’作為中國詩論的一個特點,掌握住這一點以研究中國詩論就不會發(fā)生那種通常的誤解。”
正因為玨良諳熟中英兩種詩學、兩種文化,因此他不論對英語文學還是中國文學,都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他曾分析過用新批評派評論家利維斯的方法來解讀雪萊的詩——“用一個時代的詩感來讀另一個時代的詩”,他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同時他也指出,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詩感來讀雪萊,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能容忍很大的朦朧、模糊”。
王佐良先生曾經說,玨良先生的“不可及處很多”。玨良先生去世前曾經把自己的文字整理成《周玨良文集》共計50萬字,不過是600多頁的一部著作而已。但其中很多篇都是值得我們今天依然用心去閱讀的。
盡管玨良有詩人的氣質,也有一顆詩心,但他從上大學開始便“一心想當學者,不搞創(chuàng)作”,與他的同學、后來的妹夫穆旦(查良錚)走了完全不同的路。他在講到穆旦的《智慧之歌》時引用了其中的一段:
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樹不凋,
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為營養(yǎng),
他的碧綠是對我無情的嘲弄,
我詛咒它每一片葉的滋長。
之后,玨良如是評論道:“這智慧之樹是以苦汁為營養(yǎng),是嘲弄人的,也是可詛咒的,可是它又是不凋的,碧綠的,不斷滋長的……。”
玨良去世后,大哥一良寫道:“……其專業(yè)是英美文學,而中國文學修養(yǎng)也很好,并擅書法。他生性懶散疏放,有詩人氣質,嗜好甚多。……我為他寫了一副挽聯(lián):‘生也優(yōu)游,去得瀟灑;詩精中外,書追晉唐’。”
玨良先生在晚年的時候謙虛地說:“數(shù)十年來我是翻譯界中一個打雜的,口譯筆譯,政治文學,外譯中,中譯外都搞過,都沒有專門搞,又因為對文學理論有興趣,因之對翻譯理論也經常注意,可也沒有專門搞過。”其實,不論在翻譯還是在研究上,玨良先生都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英國文學傳統(tǒng)做了極好意義上的結合,正是在這一結合之上,他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一種隔岸的洞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此基礎之上,有著對文學和人生的徹悟。
?。ㄗ髡邽楸本┩鈬Z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2023-08-04崇信:最是書香能致遠
- 2023-08-04心在白云青草間 《回望瑪曲——張正雄攝影作品集》首發(fā)
- 2023-08-04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開展
- 2023-08-04展示紅軍長征偉大壯舉的畫卷——評《長征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