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蔣肖斌)今年7月,沈從文先生的助手、著名紡織考古專家王亞蓉編著的作品《大國霓裳:沈從文和我們的紡織考古之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8月9日晚,以“華夏錦繡 盛世榮光”為題的新書發(fā)布會,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彝倫堂舉行。
《大國霓裳:沈從文和我們的紡織考古之路》講述了作為中國百年考古重要組成部分的紡織考古,在半個世紀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回顧了沈從文、王 、王亞蓉等人走過的艱辛考古之路;展現(xiàn)了第一代紡織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發(fā)掘、保護、傳承中華服飾文化的奮斗歷程。
人民文學出版社執(zhí)行董事(社長)臧永清介紹,該書兼具學理性和故事性,同時也注重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的結合,梳理了從東周開始,中國三千多年紡織品文物的演化發(fā)展歷程和紡織考古研究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又生動地將考古人的故事和考古的現(xiàn)場實踐娓娓道來。
本書編著者王亞蓉(右4)和出席發(fā)布會的嘉賓及出版方代表共同為新書揭幕
1964年,周恩來總理多次出訪歐洲以及東南亞地區(qū),經(jīng)常被這些國家領導人帶領參觀服飾博物館等。于是,他認為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也可以編寫一部服飾圖書作為饋贈國禮。時年62歲的沈從文接領了任務,開始埋頭研究中國的古代服飾文化,之后十多年,幾經(jīng)波折,歷盡坎坷,《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終于在1981年出版。書一出版,外交部禮賓司便采購了一批豪華本,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紡織考古學界有這么一句話,“千墓難得一衣”,特別是絲織品,作為有機質蛋白類文物,容易腐壞,極難保存。因此,當馬山楚墓被打開,發(fā)現(xiàn)大量紡織品時,考古學家們都激動得難以自持。王亞蓉說,那次發(fā)掘,徹底改寫了過去學界認為戰(zhàn)國的織錦和紋樣以小幾何紋為主、其紡織技術也遠低于漢代這樣的認知。
王亞蓉
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王亞蓉詳細地解讀了其中一個錦緞。這是一塊衣領處的紡織品,楚人在一個6.8厘米寬、17厘米長的花紋單位中,把古代貴族們上林苑搏虎豹狩獵的場景表現(xiàn)出來,紋樣的設計恢宏、瑰麗、奔放無羈,需要一個繡工繡7個多月才能完工。沈從文說,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一位研究服飾文化的英國漢學家威爾遜感慨:“這是中國兩千多年前的畢加索設計。”
半個世紀以來,在沈從文的指引下,王 、王亞蓉們奔赴各大考古現(xiàn)場,發(fā)掘、保護、研究、修復了一件又一件的紡織品,如河北滿城漢墓、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廣州南越王墓、陜西扶風法門寺唐塔地宮、江西靖安東周大墓、北京老山漢墓、北京大葆臺西漢墓、新疆民豐尼雅遺址、江西贛州慈云寺、河北隆化縣鴿子洞、江西?;韬钅?hellip;…這些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串起一部中國紡織考古史。
王亞蓉的紡織考古團隊通過對文物的保護、修復,讓歷代服飾文物的實物鏈日趨完整,為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證。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正式批準建立“紡織考古絕學學科”;2023年,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了深圳技術大學服飾技術學院,為弘揚和推動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
關于服飾文化的傳承,王亞蓉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她希望大家不要叫這些古代服飾為“漢服”,“華夏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是中華、華夏,華也是花,中國人穿美麗的衣服,應該叫‘華服’”。(本文圖片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
- 2023-08-11讀宗城《至少還有文學》:文學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2023-08-09《金沙遺址——祭祀?yún)^(qū)發(fā)掘報告》面世
- 2023-08-09《敦煌藏經(jīng)洞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絹畫》出版
- 2023-08-08關注《同窗:媽媽女兒共讀書》新書沙龍:聊聊“比愛更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