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8月13日電 (記者 馮志軍)歷時10年搜集、整理和研究,甘肅對40家各級博物館館藏的200件(組)歷代佛教金銅造像精品進行編輯出版,該書跨越千余年,概述了古代甘肅佛教造像藝術發(fā)展及風格演變,給每座造像配以詳細的文字介紹,讓讀者徜徉于佛教文化的殿堂,了解佛教造像的藝術、歷史和學術價值。
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茹實13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由該館研究員王琦主編的《金容妙相——甘肅省館藏歷代佛教金銅造像精品》一書目前已出版,其系統(tǒng)介紹了甘肅省內(nèi)各地縣博物館精美的佛教造像,跨越近1700年歷史,反映了甘肅省金銅佛造像藝術的發(fā)展脈絡,顯示出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的造像特點與藝術成就。
圖為《金容妙相——甘肅省館藏歷代佛教金銅造像精品》內(nèi)冊。甘肅省博物館供圖
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古印度釋迦牟尼創(chuàng)建佛教,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佛教開始逐步向東擴散,在傳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漢傳、南傳、藏傳三大佛教體系。
金銅造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佛教興盛而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造像形式,用青銅鑄造而成,表面鎏金,多供奉在佛寺、宮內(nèi)和信徒家中,早期稱為“金人”,后來也稱為“金泥銅像”。其規(guī)格大小不一,既有高達數(shù)丈的巨型之軀,也有便于攜帶的小型造像。
被古代絲綢之路貫穿全境的甘肅,是佛教從西域向內(nèi)陸傳播的必經(jīng)之地,佛教藝術在這里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相互交融。甘肅境內(nèi)的佛教遺跡及遺物眾多,許多地區(qū)都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佛教藝術品,時代從十六國直至明清時期。金銅佛像也是歷代傳承,種類眾多,產(chǎn)地不同,風格多樣,精品薈萃。
“唐宋以降,藏傳佛教開始興盛,甘肅出現(xiàn)了藏傳佛教寺院林立,與漢傳佛教寺院并興的局面,金銅佛像也逐漸形成了漢傳和藏傳兩種不同風格體系。”茹實表示,該書將佛造像分成漢傳佛造像和藏傳佛造像兩大部分,再具體對造像的年代、名稱、藝術特色等內(nèi)容進行詳細分析研究。
圖為甘肅省博物館基本陳列《莊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展覽。甘肅省博物館供圖
在甘肅省博物館,《莊嚴妙相——甘肅佛教藝術》也是該館常年的基本陳列,被精挑細選出的百余件(組)佛教文物,從十六國時期至明清,跨越了近1700年的歷史,全方位展示了絢麗多彩的甘肅佛教文化。(完)
- 2023-08-14甘肅金昌市助殘幫困 建“愛心屋”架起愛心橋
- 2023-07-31作家劉海棲新作《游泳》以兒童視覺呈現(xiàn)生動泉城自然人文景觀
- 2023-07-31作家劉海棲新作《游泳》以兒童視覺呈現(xiàn)生動泉城自然人文景觀
- 2023-08-14絲綢之路:文明交流與傳承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