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9月17日電 《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以下簡稱《人海之間》)新書發(fā)布會16日在北京PAGEONE五道口店舉行。“這是一本關于海洋世界中古代中國的學術隨筆,焦點在于古代中國的海洋活動,或者說海洋中國。” 該書作者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楊斌在序言中寫道。
《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封面。 主辦方供圖
作為有著二十年海洋史研究經(jīng)歷的資深學者,楊斌跨越已成熱點的東海、南海,將筆觸直抵古代中國揚帆深海的最遠處——印度洋世界,憑借對一手文獻資料和現(xiàn)場出水文物的深入研究,采用“船、物、事、人”的簡明構架,以及學理與掌故相互交融的通識筆法,為讀者漸次揭開古代中國與印度洋交往的神秘面紗。
楊斌的海洋史研究是從古代中國和東南亞的交流往來開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他的視角從中國與東南亞的互動,逐漸擴展為中國、東南亞與印度洋的三角關系。尤其是在撰寫《海貝與貝幣:鮮為人知的全球史》一書時,對于海貝流通過程的研究,讓楊斌確認了海洋亞洲的整體性,以及印度洋在古代中國海洋史論述中的重要性。
《人海之間:海洋亞洲中的中國與世界》新書發(fā)布會現(xiàn)場。 主辦方供圖
新書發(fā)布會上,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李伯重指出,全球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擺脫現(xiàn)代疆域概念,《人海之間》為此做了很好的示范,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地域、物產(chǎn)與人,但彼此之間卻有著深切的聯(lián)系。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認為,《人海之間》打破了亞洲敘事中的唯陸地論,以及陸地與海洋視角的二元對立。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周思成則將《人海之間》與美國學者托馬斯·愛爾森的《珍珠在蒙古帝國》加以比較,在認同兩者均超越內(nèi)陸歐亞概念的同時,也指出了前者對于后者的重要補充,即在海貝或珍珠等“實物”之外,對于“虛幻”的文化傳播路徑的書寫。(完)
- 2023-09-18第11屆茅盾文學獎首位70后女作家喬葉:寫作從來不負我
- 2023-09-18【新華悅聽】聆聽北島的詩:必有人重寫愛情
- 2023-09-18“活”出特色 京城實體書店繼續(xù)“書店+”
- 2023-09-15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趙青山教授做客《金城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