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話詩“梵志體”略說
梵志體因文人學習王梵志白話詩而得名,但歷來記載語焉不詳,茲梳理如次。
傳世文獻最早言及該詩體的是李壁開禧三年(1207年)至嘉定二年(1209年)謫居撫州時撰出的《王荊文公詩李壁注》,卷四三注《示李時叔二首》其二“千山訪我?guī)状蒉b”時說:“劉琨詩‘駭駟摧雙辀’,王維‘梵志體’詩云‘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辀’。”劉句出《重贈盧諶》,王句出《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二,因此,注中“梵志體”當指王維的兩首詩。嗣后,宋末元初劉辰翁《須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卷三《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題下有注云“二首梵志體”,明顧起經(jīng)注《類箋唐王右丞詩集》卷一在詩題下又說“劉校,本注云梵志體”,過往學人對此頗多爭議,或以為“梵志體”不是王維自注,而是劉辰翁評點王詩時的批語。從李壁注看來,“梵志體”應(yīng)是王詩原題自注,李壁甚至用它替代王的詩題。此外,唐雯《晏殊〈類要〉研究》從《類要》卷三〇《咎征》發(fā)現(xiàn)了一條有力的旁證——盧照鄰佚詩《營新龕窟室戲?qū)W王梵志》,既然前輩著名詩人都戲仿過王梵志詩,那么,后輩王維作梵志體也可以理解。不過,與此前詩壇效法前世或當世名家(如《南齊書》卷三五說蕭曅“詩學謝靈運體”、《周書》卷一三說宇文招“學庾信體”)不一樣的是,盧、王學習的是民間白話詩。
敦煌保存的王梵志詩,主要有三卷本、一卷本、法忍抄本、零散抄本和引證詩(如《歷代法寶記》引“惠眼近空心”等四句)。但吊詭的是,傳世文獻引用的梵志體基本上沒有與敦煌本完全相同者。這就促使我們思考如下問題,兩類文獻中的王梵志詩是否具相同屬性?
唐五代傳世文獻中重要的有:皎然《詩式》卷一“跌宕格二品”,它首先把王梵志《道情詩》與郭璞《游仙詩十九首》之六、賀知章《放達詩》、盧照鄰《漫作》(皎然僅引兩句,《類要》卷三〇引有“城狐尾獨束”等五句,也是《漫作》佚句。換言之,盧氏至少有兩首梵志體)相提并論而歸入“駭俗”品,謂諸詩特點是“外示驚俗之貌,內(nèi)藏達人之度”。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則把王梵志、志公、傅大士作為“降其跡而適性,一時間警策群迷”的弘法代表。范攄《云溪友議》卷下《蜀僧喻》又載,玄朗上人“或有愚士昧學之流,欲其開悟,別吟以王梵志詩”,并評王詩“其言雖鄙,其理歸真”。敦煌本《王梵志詩集序》謂王梵志“制詩三百余首,具言時事,不浪虛談……不守經(jīng)典,皆陳俗語。非但智士回意,實亦愚夫改容。遠近傳聞,勸懲令善……縱使大德講說,不及讀此善文”,對讀兩類文獻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都強調(diào)王梵志詩特點是:內(nèi)容貼近社會生活,語言俚俗,功在勸化,后者甚至認為讀梵志詩遠比聽佛教講經(jīng)更有功德果報。
盧照鄰《營新龕窟室戲?qū)W王梵志》“試宿泉臺里,佯學死人眠。鬼火寒無焰,泥人喚不前。浪取蒲為馬,徒勞紙作錢”,是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梵志體,若與其傳世的同寫佛龕題材及生死主題的《相樂夫人檀龕贊》“猗歟寶相,顯允神功。規(guī)模鹿苑,圖寫龍宮……一窺妙境,高謝塵蒙”相比,一詼諧,一莊重,風格迥異。而前者所寫“紙錢”的喪葬風俗,敦煌本王梵志詩亦然,如“積蓄留妻兒,只得紙錢送”“一日闕摩師,空得紙錢送”等。
據(jù)項楚先生《王梵志詩校注》統(tǒng)計,今存王梵志詩約390首,366首出自敦煌遺書(其他24首散見于歷代筆記、禪宗語錄等)。它們都十分重視日常生活書寫,談?wù)撟疃嗟脑掝}除了生、死之大事外,“錢”字的使用頻率也很高,甚至超過“佛”和“菩薩”(初步統(tǒng)計,敦煌本“錢”字出現(xiàn)34次,“佛”“菩薩”各為23次、2次),此說明民間詩人更關(guān)心經(jīng)濟生活而非宗教精神生活(如王維387首、李白近千首詩中僅分別有2次、7次言及財產(chǎn)意義的“錢”字,頻率遠低于王梵志)。傳世文獻言及“錢”字的梵志詩還有《云溪友議》卷下所引“欺枉得錢君莫羨,得了卻是輸他便”“齊頭送到墓門回,分你錢財各頭散”“多置莊田廣修宅……哭人盡是分錢人”等三首,以及行秀《請益錄》卷下引晉陽賈文振所誦王梵志“我若有錢時”“我若無錢時”二詩,行秀謂它們“激諷諸人,不為不切矣”,這說明經(jīng)濟因素在宗教生活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此大張旗鼓地談“錢”,在正統(tǒng)文人詩歌中極少見。
傳世文獻中流播最廣的王梵志詩有三首:一是《詩式》所引《道情詩》,二是黃庭堅所書《梵志翻著襪》,三是惠洪《冷齋夜話》卷十所引《城外土饅頭》。三人中,兩位是詩僧,黃是居士,都十分熟悉佛典與佛教文化。黃庭堅還特別點明“梵志是大修行人也”,行秀《從容庵錄》卷五亦稱“王梵志奇人,此語大播人間”。南宋以降,用“翻著襪”上堂說法者不勝枚舉,原因在于它體現(xiàn)了禪者反常合道下的自適其性,它與“駭俗”所說“達人之度”的“達人”本質(zhì)是相同的。據(jù)《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三載,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的侍郎魏矼“常以王梵志《土饅頭頌》作佛事,以警悟流俗”,則知該詩與敦煌本其他王詩的功用如出一轍,皆在警醒世人。不過,蘇軾、黃庭堅、釋克勤、劉克莊、牟巘、劉辰翁、方回、釋凈范等僧、俗二眾用翻案法對“土饅頭”,惠洪、陸游、趙秉文、姜特立、錢謙益、孫枝蔚、陶元藻等對“翻著襪”語典之運用,都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寫出了不少有另類幽默感的詩偈,如王如錫輯《東坡養(yǎng)生集》卷七“達觀”條就認為蘇軾把王梵志“土饅頭”詩后兩句改為“預(yù)先著酒澆,圖教有滋味”,是“改得有理,亦有致”。
兩宋以降的兩類作品,可納入梵志體:一是像盧照鄰、王維那樣直接在題名中就揭示詩體性質(zhì)者,如陶望齡《袁伯修見寄效梵志詩八章擬作》、陶奭齡《袁石浦先生作梵志詩見寄效作七章》、董暹《讀梵志詩四首》、王宗燿《戲易王梵志詩三首》等。諸詩皆語言淺俗,富于禪趣:如陶望齡第六首“泥饅頭里肉餡,四板湯中糝頭。好趁庖人未到,權(quán)時抹粉搽油”,同樣由“土饅頭”生發(fā)聯(lián)想,但用四板湯指代棺材,更切合南方的土葬場景,末后兩句則表明晚明及時行樂的社會風氣;陶奭齡第七首“蓼蟲苦中作活,蜜蜂甜里營生??鄤t終身自受,甜應(yīng)總為他人”,以生動有趣的比喻、對比來揭示下層民眾謀生之不易;董暹第二首“我手何如佛手,我腳何如驢腳。夜來欹枕熟眠,驢佛一時拋卻”,用夢來解構(gòu)禪宗公案“黃龍三關(guān)”(生緣、佛手、驢腳),寄托了人生如夢、緣起性空的思想;王宗燿第三首“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上Я珠諛?,兒生已無味”,其翻案法用到極致,竟然把傳說誕生在林檎樹癭中、后來首創(chuàng)翻著襪的王梵志本人也當成餡草,這表明任何人都逃不出死亡是生命自然過程的規(guī)律。二是化用王梵志詩意或詩句者,如秦觀《和裴仲謨〈摘白須行〉》“所以梵志云:昔人已非昔”,就隱括了“吾家昔富有,你身窮欲死。你今初有錢,與吾昔相似。吾今乍無初,還同昔日你”的旨意;樓鑰《走筆送僧義沖》“梵志有至言:還我未生時”、《戲題珪老借庵》其二“不知當初問誰借,至今久假而不歸。畢竟還了方是了,卻須還我未生時”,王若虛《再致故園述懷五絕》其五“艱危嘗盡鬢成絲,轉(zhuǎn)覺繁華不可期。幾度哀歌仰天問,何如還我未生時”等,皆從《道情詩》化出,充滿了對生命個體終極意義的追問,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十第九條論“詩有見道之言”即說王梵志此“八句是禪家上乘”,因為“未生時”與南宗禪“無位真人”的思想內(nèi)涵確有相通之處。
綜上所論,自初唐至晚清,文人梵志體詩雖未成規(guī)模,但它們多在佛教居士手中互相傳習,獨具特色,故也具有較高的詩歌史價值。
(作者:李小榮,系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教授)
- 2024-09-02讓愛有回聲 童書《嘭嘭嘭》關(guān)注孩子心靈成長
- 2024-08-26清代蜀道詩的山地生命體驗與審美傾向
- 2024-08-26杜甫的隴蜀詩路及“詩史”筆法
- 2024-08-26書寫工具與載體的相依相契——文房的前世今生與漢字成形的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