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都路 曾經(jīng)的那面書法墻
作者楊玉珍書法作品
武都路,街道并不十分寬闊,兩側(cè)的店鋪一個連著一個,135路,107路,有好幾路公交車來回穿梭。車內(nèi)的時空仿佛和窗外的街景有些錯位。曾經(jīng),偶然將注意力向窗外瞟去,二中對面巨大的書法墻會張揚地對你眨眨眼,讓人一下子屏住了呼吸,智永的《千字文》和王羲之的那幅驚世之作《蘭亭序》,成為這個繁華鬧市中心的一大亮點。
蘭州的人文氣質(zhì)就是這樣表達的。不知是那位高手的創(chuàng)意,同樣是施工工地圍墻,沒有弄成廣告牌,而是斷然給了名帖一席之地,打造成養(yǎng)眼的書法文化墻,僅這一點就非常高明,非常有遠見卓識。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人流密集的場所是叢生藝術(shù)作品最好的地方。傳世的文化精髓佳作上墻,耳濡目染,盡管不能全面普及,卻可以撫育,可以滋潤,可以涵養(yǎng),可以升華。書法墻以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展示著不朽的精彩。就算默默地佇立在街道一側(cè),但畢竟與這個城市相容相伴,與過往的行人打個照面,給蘭州這座城市平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色,給蘭州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文化記憶。
書法墻對蘭州人浸潤是顯而易見的。 那日與同學老李相遇。他開口就問:“聽說你在臨習《蘭亭序》?”
我實話實說:“臨《蘭亭序》帖的人很多,我也是初級階段,說‘形似’都算不上,離‘神似’相差十萬八千里。”
從他的言語中得知,對國學的愛好,特別是對《蘭亭序》的喜愛達到癡迷的程度。手里寶貝不少,都是年少時在榆中甘草店上小學時收藏的版本,比如《道德經(jīng)》、《老子》、《莊子》,還有《蘭亭序》帖子。最讓他著迷的是二中對面墻上的巨幅書帖《蘭亭序》。家住在雁灘,隔一段時間他會騎上自行車來武都路一趟。以文化朝圣的心態(tài)去面壁那些文字。歷史已蕩然無存,一種向往從巨幅的墻面上找回。去武都路,只為與之相遇。站在馬路對面,一字一句誦讀《蘭亭序》,感受一下那種濃濃的文化氛圍。歷史沒有被清零,人文之脈,代代相傳。
巨幅書法墻,對一個城市文化品質(zhì)的定位很重要,對一個人的文化生活影響深遠。其實讀手中紙質(zhì)的帖子,與放眼一睹墻上放大了偌干倍的帖子完全是兩碼事,感覺不一樣。
我與老李有著一模一樣的經(jīng)歷。臨帖時會因為一個筆勢的困頓,專門去看一趟書法墻。比如,“至”字的筆勢,“之”字上的柳葉點,“春”字的那神奇的一捺,還有“映”字里的挫筆。放大的筆體能更清晰地感悟出字的結(jié)構(gòu)。王者的那種瀟灑自如,藏在筆鋒里,刻在時光的印痕里。無論怎樣臨摹,只是皮毛之處,無法深入到骨子里。于我而言,愛好就足夠了。往那帖下一站 ,歡喜和滿足感便油然而生。乘坐公交車,我不會放過每一次與之的邂逅??拷皯簦词购魢[而過,與那再也熟悉不過的帖子相遇,也會親切舒展,324個字的方位,便了然于胸。一直努力地讓它種在心上,不過,太難了。
打開手機,讓老同學看了一下我的臨帖《蘭亭序》,他的眼里放著異彩。專用紙寫的,當然增分不少??吹剿纳駪B(tài),當下答應送一幅。精選了一幅字,說好在西北書城見面。左看看右瞧瞧,讓這位好家欣喜不已。當即陪他去廣場東口的藝古店裝裱。
在我的印象里,老同學是一個電氣工程專家,編程,搞機電數(shù)控有一套。他對《蘭亭序》的理解讓我驚訝。他說王羲之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與一般的文人不同。他最喜歡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句式整齊而富于變化,散句中參與偶句,韻律和諧。他特別欣賞的是“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感慨歲月穿梭,轉(zhuǎn)瞬即逝,每個人應該珍惜當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興致使然,瑯瑯上口,高興時他會背上幾句。
同樣的場景還有。一次朋友聚會,帶去幾幅書法習作。我很驚訝,一位常住蘭州的南昌客人,他說在蘭州的漫長的日子里,每天都會從二中門前經(jīng)過,對面墻上的書法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別喜歡二王的書法。他要好好收藏這段美好的記憶。
有些朋友也是從這面墻上知道了傳世名帖。索要字時,我會給他們補一些相關(guān)有知識。比如有多少字,其中有多少個“之”字,每個字筆法有何不同。28行字,都有自己固定的章法。永和九年,是353年??醋窒纫畠?nèi)容,能流暢地通讀很有必要。建議朋友先從網(wǎng)上搜索帶拼音的帖子,搞清兩個“會”的含義。至于臨得水平如何,看看帖便有了答案。重要的是文化傳承,才是書寫的根本所在。
送給大學的何老師《蘭亭序》時,她堅持給我拍一些照片。原來她將此鏡頭添加在她《思維課》的課件里。機械制圖課的間隙,會播放此課件,專門講講《蘭亭序》。學生們的興致一下提起來,有的說,見過二中對面的書法墻上的那幅,有的說黃河家園墻上也有,有的學生干脆站起來背誦。高考時這些基礎(chǔ)早已打得十分扎實。
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樹葉婆娑,人流穿梭不息,動態(tài)的市景與佇立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中的那面墻,成了最好的搭配。
在蘭州這條繁華的武都路,品讀王羲之美文,欣賞先賢的筆跡,時光仿佛穿透了現(xiàn)實。蘭亭序,意境美不可言。它靜靜地告訴人們一千多年前的場景,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里,年長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喝點酒,作點詩,也足以令人抒發(fā)內(nèi)心深處的情意。這一天,晴明爽朗,春風和暖暢快。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盡情的享受視聽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古人的文化生活如此這般,無不充滿著神奇浪漫的色彩。
《蘭亭序》,文字氣象萬千。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美文里所寫那些繽紛多彩的人生和千絲萬縷的塵緣,既發(fā)生過,又好像正在發(fā)生,看似寫得過去的故事,但是其中的深意無不在提醒人們,歷史里面藏著警示和勸戒,或許才是歷史真正的精彩和糾結(jié)。
王羲之這位偉大的書法家,用他的眼睛,用一支筆,書寫了一個民族有秘密,讓人感受到時那個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有感召力, 有感慨,把人性的光輝刻畫出入木入骨,滲透著淳厚的文化力量。
中國書法史上的王羲之,也好比一個鐵匠,他似乎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塊鐵,紅紅的,把自己“吱”的一聲撂進書法歷史這桶涼水里,隔著1660多年,依然能聽到鐵與水擁抱時發(fā)出的“嗞嗞”聲,并且這種聲音延續(xù)了一千多年。用獨到的藝術(shù)感染力,將中國的書法提升到一個境界,無人能及。
何為不朽?不朽在于引起后代的共鳴,于后人幾成緬想。那遠去的曾經(jīng),在身邊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難以找尋,個體的記憶怎樣傳承歷史厚重,也許這也是一種最好方式。那張涂抹得一塌糊涂的紙,一千多年來,從沒有消停過,穿越時空,無數(shù)人一棒接過一棒,在手中傳承,揣摸,膜頂,令無數(shù)書法愛好者追慕效法。很多人正是通過觀摩學習《蘭亭序》,愛上書法藝術(shù),進而走入這門高雅的書法藝術(shù)殿堂。
二中對面的那面書法墻,無論存在的時間多長,卻不能忽視其影響力。
楊玉珍
相關(guān)新聞
- 2021-01-07永昌御山圣容寺,一座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傳奇寺院
- 2021-01-07歷史眼丨“?!鞭D(zhuǎn)乾坤
- 2021-01-07夏天風卷雪凍死數(shù)萬人,隋煬帝曾遭遇甘肅第二個最冷時期
- 2020-12-17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