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影響深遠(傳承之光)
圖①:漢代畫像磚(石)上的高架建筑。 圖②:山西雙林寺大殿斗拱。 圖③:故宮建筑上的旋子彩畫小樣。
核心閱讀
在世界傳統(tǒng)建筑體系中,東亞與東南亞地區(qū)的建筑是以木結構建筑為主,其中又以中國的木結構建筑發(fā)展最早也最為成熟,影響深遠。其營造技藝一直傳承至今,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營造技藝大部分的施工過程,主要以“八大作”為主。即木作、瓦作、石作、土作、油漆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故宮的保護就要求嚴格遵循傳統(tǒng)的“八大作”技藝。
在世界傳統(tǒng)建筑體系中,東亞與東南亞地區(qū)的建筑是以木結構建筑為主,其中又以中國的木結構建筑發(fā)展最早也最為成熟,影響深遠。其營造技藝一直傳承至今,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徽派民居等大眾熟知的居住空間,都是這一技藝的代表作。
木結構營造技藝源遠流長
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主要連接方法,以模數為設計和加工生產的尺度標準,以“八大作”為主要施工內容。柱、梁、枋、斗拱等大木構件,形成了建筑的框架結構。
這項技藝源遠流長。在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標志性的榫卯技術就已經出現。在距今3800—3550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出現了大型木構架夯土建筑?!对娊洝防镉性娋湫稳菸蓓敵鲩苌钸h,如飛鳥張翅,這么長的屋檐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夯土墻不受雨水沖刷。春秋時期,宮殿等重要建筑的屋面已經開始覆瓦。西漢時期,以“抬梁式”和“穿斗式”為代表的兩種主要形式的木結構體系已經形成,并傳承至今。建筑的屋頂也開始出現“舉折”做法,使屋頂的形狀形成“反宇”型弧面,建筑形象更加柔美,也改善了屋檐低垂影響室內采光的問題。
東漢時期,出現了真正的木樓和多層木塔。至晚從隋唐時期開始,以梁柱和“鋪作(斗拱)層”相結合的技術,支撐起大開間大進深的建筑屋頂。兩宋時期,產生了丁字脊和十字脊屋頂,以及“工”字形和“亞”字形平面的殿堂,挑檐也有所縮小。可以說,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傳統(tǒng)建筑的基本形式,在宋代均已出現了。
從隋唐至北宋時期,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逐漸變得程式化、標準化和模數化。以宋代《營造法式》的出現為標志,一整套包括設計原則、類型等級、加工標準、施工規(guī)范、造價定額等的完整制度被總結出來,并以斗拱構件八等級的“材”作為模數標準。這套制度起到了統(tǒng)一規(guī)格、簡化程序的功效。匠人按照這些現成的數值預制構件,無須反復計算,甚至無須詳細的圖紙。這是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的一個里程碑。
元末明初開始,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燒制的黏土磚產量大增,官式建筑和部分城市民居普遍采用了磚墻,建筑挑檐和斗拱尺寸進一步縮小。這一階段比較重要的著作如明代《魯班營造正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分別總結和規(guī)定了江南民居建筑、官式建筑等通行的設計標準。
單體建筑組合體現空間美學
從古至今,人們對建筑空間的需求,主要體現在擴大室內空間和滿足復雜功能兩個方面。而由于建筑技術和材料屬性(如木材長度)的影響,單體木結構建筑的體量和形式受到限制,因此,中國很早就發(fā)展出單體建筑的群體組合這一營造傳統(tǒng)。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建筑體系,如宮廷、公署、禮制、合院式民居和園林等,組合方式均有差異。院落空間的變化、建筑間的烘托與對比、室內外空間的交融與過渡、各種空間要素的虛實相應、天際線的變化……多樣化的組合形態(tài),產生了獨特而豐富的藝術特征。
例如,曾作為皇家宮殿的北京故宮,需要在建筑體系空間中體現皇家的威嚴和秩序,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因此在整個建筑群中,就要特別突出中軸線建筑序列的視覺沖擊力,包括中軸線上主要建筑的體量、形式與色彩,與室外空間體量與形狀的呼應關系等。而一般的園林營造,則要著重避免各種內容與形態(tài)的對稱。單體建筑的組合關系,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系營造空間美學的重要方法。
如此一來,單體建筑自身的適應性就比較強,相近體量的單體建筑之間的差異就相對較弱。如歇山頂建筑,既可用于宮廷,也可用于其他建筑體系。
營造技藝的傳承受到重視
營造技藝大部分的施工過程,主要以“八大作”為主。所謂“八大作”,即木作(含大木作、小木作)、瓦作(含磚作)、石作、土作、油漆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故宮的保護就要求嚴格遵循傳統(tǒng)的“八大作”技藝。
如今,除了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有約20項與之相關的地方性傳統(tǒng)建筑營造技藝,如北京四合院傳統(tǒng)營造技藝等,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此外,“八大作”中的一些富有藝術性的特殊工藝、流派,如東陽木雕、潮州木雕、臨夏磚雕、中衛(wèi)建筑彩繪等,也成為國家級非遺。這些項目的傳承人,同樣是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古代社會中,營造技藝主要以師徒間“言傳身教”的方式,在多工種的集體實踐中傳承。城市中的匠人多隸屬于官辦或民辦的作坊。鄉(xiāng)村民居則通常由工匠、家族成員和鄉(xiāng)鄰好友按各地的習慣做法共同完成,輩輩相因。各地鄉(xiāng)村民居建筑的營造技藝被居民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文化,其構件內容、模數尺寸、加工與裝配方法,不僅工匠爛熟于心,也為大眾所熟知。由于營造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的各項成本均相對較大,又受到環(huán)保理念和國家環(huán)保政策等直接影響,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實踐活動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傳承人的實踐活動集中于傳統(tǒng)建筑的修繕。
改革開放以來,各類旅游景區(qū)大量修建微縮建筑和仿古建筑,對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的需求開始增多,如廣東深圳的錦繡中華民俗村、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等。這些景區(qū)的需求,成為近幾十年來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實踐與傳承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如何做好傳承人培養(yǎng),將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進一步發(fā)揚光大,還需要更多的智慧。
?。ㄗ髡邌挝唬褐袊囆g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
相關新聞
- 2021-12-20國內首部詩歌體為翻譯家鳩摩羅什立傳作品出版
- 2021-09-03“國潮”澎湃 如何更好彰顯文化自信
- 2021-08-24用好跨界思維 助推戲曲傳播
- 2021-08-13甘肅省兩幅作品入選“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征集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