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醫(yī)生善于吸吮病人的傷口,口里含著從傷口中吸吮出來的血,不是因為相互之間有著骨肉親情,是因為有利可圖。因此造車的人制成車子,就希望別人富貴;工匠造好棺材,就希望有人早死。這并不是說造車的人仁愛而做棺材的人殘忍,人如果不富貴,車子就賣不出去;人如果不死,棺材就沒有人買。實際上并不是憎惡別人,而是別人的死對他有好處。
【小識】
利益驅(qū)動與人性善惡
明代的門無子曾經(jīng)說《韓非子》的文章是:“論事入髓,為文刺心。”意思是韓非講道理透徹得能深入骨髓,文章也寫得直刺人心。的確,他的有些道理講得很“扎心”,但卻很現(xiàn)實。
韓非將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全都歸結(jié)為利益疊加的緣故,由實實在在的利害所決定。譬如,醫(yī)者吮傷含血,不是因為所謂的醫(yī)者仁心或者是親情所致,而是救人所帶來的直接利益。“欲人之富貴”與“欲人之夭死”,這中間并不是因為“輿人仁而匠人賊”,而是與他們的職業(yè)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造車的人當然希望富人越多越好,如此車駕才能賣出去;造棺木的人當然希望有人死亡,不然棺材就無可用之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所以,醫(yī)者救人、輿人成輿、匠人成棺,都是利益驅(qū)使下的結(jié)果。他們本質(zhì)上并不是憎惡人,只是因為別人的死對自己有利;也并非真心望人富貴,只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與之相關(guān)。——這實在是人們不喜歡聽卻也不可否認的。
《備內(nèi)》中也說:“且萬乘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適(嫡)子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之蚤(早)死者。”在后妃、正妻、嫡子中間,總有希望君主早死的。為什么會這樣?其原因無非是“利之所在”而已。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無論是夫妻,還是父子,起作用的都不是親情,而是利益,一旦寵愛、信任不再,一切也就不復存在。
韓非將人性中的自私自利講得很徹底,在他筆下,人與人之間沒有溫情可言,只有相互之間的利益聯(lián)系。聯(lián)系他的老師荀子所說的“人性惡,其善者偽也”,我們也就明白,這其實是對人性的另一種極端化的認識?!盾髯?bull;非相》中也說:“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人性中的“好利惡害”,就如餓了要吃飯、冷了要加衣、累了要休息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歸根結(jié)底,就是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guān)。
盡管如此,韓非卻并沒有停留在人性之惡上。他預(yù)設(shè)了人性之惡,因而希望能夠用法治來限制、約束這些惡,從而使人成為知規(guī)矩、守法度的“可治之民”。不是從道德層面去假設(shè)人性為善——這樣的假設(shè)盡管美好卻沒有實際的意義,而是從制度層面去預(yù)防人性之惡,以真正理性的方式來面對人性,這才是韓非以及整個法家的初衷。(阿陽)
相關(guān)新聞
- 2020-05-06【清風典歷】仁智之行
- 2020-04-30【清風典歷】全大體
- 2020-04-29【清風典歷】申子曰
- 2020-04-26【清風典歷】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