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與人格的關(guān)系,是文學(xué)史上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有人認為人格卑劣的人也能寫出絕世好文,也有人認為縱然人格卑劣的人寫出了好文章,但割裂了文與道,并不值得推崇,值得推崇的是文如其人,仁愛敦厚。
詩圣杜甫的詩,以抒寫民間疾苦為大家所熟知,他青年和晚年分別寫了一首反腐詩和拒賄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尚儉戒奢、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可謂文如其人的典范。
杜甫二十五歲時應(yīng)舉落第,不免郁悶,于是向東漫游以開闊眼界、增長才干。他的父親杜閑當時在兗州做官,他到兗州后,寫了一首五言律詩《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揭露一場用公款大吃大喝的官員聚會。詩曰:“秋水清無底,蕭然凈客心。掾曹乘逸興,鞍馬到荒林。能吏逢聯(lián)璧,華筵直一金。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秋高氣爽,杜閑的同事兗州法曹參軍事劉九帶著閑情逸致,單人匹馬來到風(fēng)景秀美的石門山,原來善于巴結(jié)的瑕丘縣吏鄭某早已趕到在此迎候,擺出價值一金的豐盛宴席款待上司。這場宴會可謂費盡心機,避開喧鬧酒肆,時間、地點、菜肴都私下約好。曹官縣吏一頓吃喝花費一金,如此奢靡、如此揮霍民脂民膏,怎能不令杜甫痛心。杜甫對自己的期待,正如“秋水清無底,蕭然凈客心”這句詩一樣,心里就像清澈的秋水一般,清明潔凈,不要被塵垢污染。
八年之后,同樣是深秋、同樣在石門、同樣是宴會,杜甫卻欣然赴宴。杜甫三十三歲時,與李白同游齊魯,“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結(jié)下深厚友誼。這年秋天,二人將別,為答謝杜甫,李白在石門山設(shè)宴餞別,并贈詩“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期待故地重游,好朋友把酒言歡。這次宴會掏的是自己腰包,敘的是知己友情,談?wù)摰氖?ldquo;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菜肴少、酒味薄,卻是一場令后世欣羨不已的文學(xué)盛宴,給石門山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蘊。
杜甫青年裘馬江湖一塵不染,晚年漂泊潦倒尤重節(jié)操。杜甫五十三歲時流落西南,依靠做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的幕僚維持生計,這時有個太子舍人張某從長安來到成都,有事請托杜甫并送給他一件珍貴的毛毯。經(jīng)歷了敝裘百結(jié)、衣不遮體的磨難,“幼子饑已卒”的辛酸,“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的困苦,生活多仰仗朋友救濟的杜甫也期望“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但杜甫婉拒禮物,“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貺情。錦鯨卷還客,始覺心和平”,退還了禮物才覺得心安,還倒貼了一頓粗茶淡飯招待太子舍人。
杜甫抵制賄賂,拒絕請托,但對于朋友的真誠饋贈,杜甫欣然笑納。在移居成都草堂不久,嚴武派軍卒送來一瓶青城山道士所釀乳酒。多時沒嘗酒香的杜甫“鳴鞭走送憐漁父,洗盞開嘗對馬軍”,當著軍卒的面就迫不及待地洗盞開懷暢飲。一瓶洞天乳酒,送來的是友情,喝下的是坦然,體現(xiàn)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切融入乳酒中。
青年和晚年,石門到成都,酒宴一批一赴,禮品一拒一納,詩人是非曲直、愛恨憎惡的人格在詩中一目了然,令人動容。( 作者: 金鑫 )
相關(guān)新聞
- 2021-11-18奏響人才發(fā)展與民族復(fù)興同頻共振的時代樂章
- 2021-11-18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 2021-11-18巡察故事 | 盼了8年的房產(chǎn)證終于辦下來了!
- 2021-11-18深夜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