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門戶,河湟鎖鑰,蘭州自古為絲綢之路重鎮(zhèn)。在2000多年的經營發(fā)展中,經久不息的駝鈴聲背后留下的是永恒的廉音。進入新時代的蘭州厚積薄發(fā)、乘勢而上,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tài)大力推進清廉蘭州建設,通過夯實清廉思想基礎、錘煉清廉干部作風、提升清廉善治能力、營造清廉干事環(huán)境、引領清廉社會風尚,在滔滔黃河兩岸大力營造海清河晏、乾坤朗朗。
在白塔山上俯瞰蘭州城市風光
黃河明珠 廉韻悠遠
蘭州古稱金城、皋蘭,位于甘肅省中部,南依皋蘭山,北枕白塔山,黃河穿城而過,山銜水抱,大河中流。千百年來,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因黃河而生,也因黃河而興盛。
黃河文化深深浸潤了蘭州,造就了這座城市包容天下、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無論是彩繪鮮艷的馬家窯彩陶、宏富精妙的《淳化閣帖》、簡遠雄邁的《金城攬勝圖》,還是莊重古樸的黃河鐵橋、撼天震地的蘭州太平鼓、悠悠旋轉的黃河水車,以及中國人的心靈讀本《讀者》雜志、享譽全球的《絲路花雨》、《大夢敦煌》舞劇和儀態(tài)萬方的黃河母親雕塑,都見證了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成就了蘭州人由來已久的文化自信,也涵養(yǎng)了這座城市清正剛毅的廉潔文化。無數先賢名士就是在滔滔黃河水的滋養(yǎng)下,為后世留下了千古清廉美名。
彭澤(1459年—1567年),是明朝蘭州人位至三公的第一人。他一生清忠正直、廉潔自律、剛正不阿,且以父正子賢的佳話流傳千古。在徽州知府任上時,彭澤因為女兒待嫁,于徽州購置漆器數十件,遣人送至蘭州老家。其父彭錠以“瓜田李下”有貪污之嫌,怒將其所購漆器全部燒毀,徒步赴徽州,見到彭澤提杖便打,打過即昂然歸家。彭澤深受教育,從此謹小慎微,嚴以自律,治政清明,百姓為之建祠。
在蘭州五泉山的山門前,原來有座戲樓。戲樓上有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道:“鄒蘭谷揚言而后,開忠義先聲人皆側耳,韻何遠情何深,廊廟為憂,萬古河山留絕調。”此聯(lián)寫的正是以參倒嚴嵩父子而青史留名的諍諫御史鄒應龍。明嘉靖年間,奸相嚴嵩把持朝政,結黨營私,殘害名臣良將。一些憂國憂民的官員多次彈劾嚴嵩父子,但因嘉靖帝昏庸,對彈劾嚴嵩者動輒廷杖、流放,甚至殺頭。于是百官互相告誡,緘口旁觀。而鄒應龍不顧個人安危,數次冒死上書彈劾宰相嚴嵩及其子嚴世蕃等,終于使得嘉靖帝下詔將嚴嵩革職為民,將嚴世蕃斬于北京西市。
清代以降,已為西北重地的蘭州,書院興盛,秦維岳、劉爾炘等隴上名士都曾在書院擔任教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以身作則弘揚清廉之風。秦維岳(1759年—1839年),雖貴為翰林,但生活清貧,朝服破了用宣紙粘補,然后染上藍色。在他因守制回到故鄉(xiāng)蘭州的二十年里,帶頭捐銀創(chuàng)建五泉書院并擔任山長。在長期教書育人過程中,他嚴格要求學生“先品行、后文學”,培養(yǎng)出張廷選、陸芝田等一大批有為之士。劉爾炘(1864年—1931年),曾主講五泉書院,創(chuàng)辦了蘭州第一所小學校——兩等小學堂,還主持和舉辦了一些學社、講習所和專修館。蘭州坊間,至今還流傳著他嚴于自律的廉潔故事。相傳在修建五泉山時,工頭到劉宅請示事項,見劉爾炘吃飯就坐在臺沿上,就悄悄送了小炕桌。次日,劉爾炘吃飯時見飯菜皆放在小炕桌上,遂大怒,直奔工場訓斥并辭退了工頭。劉爾炘的“不近人情”,使得他經營的實業(yè)社團中人人自警,如履薄冰,從未發(fā)生過貪腐丑聞。
劉爾炘親自督導重修五泉、再造名山,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園林景觀,現為五泉山公園。
胸懷家國 清風高古
如果說霍去病和李息是蘭州城的締造者,那么左宗棠就是近代蘭州的“激活者”,蘭州人稱他“一個人激活一座城”。左宗棠在經略西北時留下的清廉故事,既見證了其經營西北的艱難,也見證了他“無愧此心,不負所學”的遠大志向。
清咸豐同治十余年間,蘭州城屢遭戰(zhàn)火,瘡痍遍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夏秋之際,陜甘總督左宗棠統(tǒng)領湘湖子弟及三隴健兒,經過六年征戰(zhàn),平定關隴,進駐蘭州城。此后九年時間,左宗棠統(tǒng)領西北軍政要務,蘭州成了他運籌帷幄的樞要之地,也是他在西北期間駐節(jié)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里,左宗棠堅持實業(yè)興邦,先后創(chuàng)辦了機器制造局、織呢局、火藥局等近代工業(yè),西北近代工業(yè)化從此起步。左宗棠進而攜帶蘭州制造局生產的槍炮,舁櫬出關,蕩平天山南北,殲滅阿古柏侵略軍,將新疆收回祖國版圖,成為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取得的一次偉大勝利。在西北期間,左宗棠放賑款,獎墾荒,修道路,植楊柳,辦工廠,興學校,大力開發(fā),名垂青史。
左宗棠上任伊始,即開始考察整飭甘肅吏治。他發(fā)現甘肅雖瘠苦,但“甘肅之軍,不能衛(wèi)民,反以擾民;甘肅之官,不能治民,反以激民之亂”。在這種風氣的鼓蕩下,甘肅官場生態(tài)整體流于侈靡。左宗棠認為:“要振作政風,先要上官能正躬率屬”“吏治之振興,全在上司精神貫注”。左宗棠布衣蔬食,以身作則。在蘭州總督衙門,他“常親自灌園種菜,以蔬食為美味。”光緒五年,左宗棠的兒子要來蘭州探望他,人還未到,嚴格的要求卻已制定:“在督署住家,要照住家規(guī)模,不可沾染官場習氣、少爺排場,一切以簡約為主。”據當時甘肅地方官員陶模給友人的信中說,左宗棠這種儉約的作風,確曾矯正了甘肅以往官場的“淫靡之風”。
左宗棠反腐敗,不僅重視整治官場風氣,更有鐵腕在后。按照左宗棠經營西北方略,籌糧是第一要務。他派人帶著銀兩四處購買糧食,同時對流離失所的老百姓進行救濟。從一品記名提督周東興不顧老百姓苦難,仗著官威按照市場價的半價購買糧食,不愿售糧給他的,還要按照全價退回糧款,起名“賠頭錢”。老百姓忍無可忍,告到左宗棠那里。左宗棠很快查出周東興借采辦軍糧以少發(fā)多收、貴出賤收等手段盤剝百姓,在賑災糧款上弄虛作假,用貪污所得在當地娶小妾包養(yǎng)娼婦等罪狀。左宗棠當即奏請朝廷,建議將其軍前正法,很快朝廷就奉旨照準,從而震懾了貪官,遏制了腐敗之風。
紅色基因 永續(xù)傳承
蘭州市酒泉路互助巷2號,靜靜地矗立著一座普通的舊式四合院建筑,這里就是抗戰(zhàn)烽火中成立的八路軍蘭州辦事處所在地。
1937年5月至1943年11月間,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在開展營救被俘流落的紅軍西路軍將士、推進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接待我黨往返蘇聯(lián)人員、指導中共甘肅工委開展工作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周恩來親切地譽為“革命的接待站,戰(zhàn)斗的指揮所”。因為辦事處設在蘭州,人們也習慣將其稱為八路軍蘭州辦事處。
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里,珍藏著一只棕色的舊皮箱。當我們打開這只舊皮箱,一段老一輩革命家謝覺哉的往事如在眼前。1937年7月,“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正是手提這只皮箱,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代表的身份從延安來到蘭州,領導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的工作。謝覺哉生活非常儉樸,不吸煙,不飲酒,每月僅有五元的津貼,也常常用來資助家庭生活困難的同志。謝覺哉剛到蘭州時,由于工作需要,組織上曾為他購置了一套藍布大褂和他有生以來的第一雙皮鞋,但他也僅僅在外出辦公務和重要場合才舍得穿一下。離開蘭州時,他還把這雙皮鞋擦得亮亮的,作為公共財產留給后來的同志。曾擔任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處長的伍修權,也在此留下了勤廉佳話。出生于湖北武昌的伍修權不習慣北方的土炕,辦事處人員就從附近的蘭州福隴醫(yī)院為他找來一張病床。為不占用地方,伍修權就把鐵床擺在了炕上,休息的時候先上炕再上床,有時候就坐在炕上,把鐵床當作桌子工作。這種別具一格的布局,也成為辦事處的一道風景。
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指示精神,蘭州市積極用好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等紅色資源,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蘭州戰(zhàn)役紀念館中再現“西北小蘿卜頭”、原中共甘肅工委副書記羅云鵬的女兒羅力立故事的“童年囚歌”展區(qū),蘭州八路軍辦事處謝覺哉的皮箱、彭加倫的眼鏡、深嵌日機彈片的木門等,張一悟紀念館中這位甘肅黨組織創(chuàng)始人生前使用過的書籍和物品……一件件珍貴的物品,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歷經滄桑而不改的初心,體現著蘭州紅色資源中豐富的清廉基因。蘭州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堅持立足本地特色,深入挖掘城市蘊含的廉政基因,從思想源頭抓起,不斷增強宣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營造不想腐的思想自覺,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助力新時代紀檢監(jiān)察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讓清廉之風吹遍金城大地。
大道之行,壯闊無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蘭州人民頑強拼搏、艱苦奮斗、銳意進取,戰(zhàn)勝了一個個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為新中國的蓬勃發(fā)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今天,蘭州人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賡續(xù)紅色精神,推進清廉建設,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作者: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
【鏈接】蘭州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
在蘭州北面九州臺上,有一座飛檐翹角的仿古建筑,這就是蘭州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館內保存的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的《四庫全書》三部半中的一部。
《四庫全書》成書后,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zhèn)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20世紀60年代,國家出于對文溯閣《四庫全書》的安全考慮,決定將其調至氣候干燥、適宜保存藏書的蘭州。1966年,文溯閣《四庫全書》運達蘭州,保存在永登縣連城魯土司衙門。1971年,文溯閣《四庫全書》從永登連城遷移至榆中縣甘草店戰(zhàn)備書庫。
2001年,為了使《四庫全書》發(fā)揮更大的價值,甘肅省作出了在蘭州黃河畔九州臺上修建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的決定。2005年7月,藏書館落成。藏書館占地 50 余畝,該館繼承四庫七閣的傳統(tǒng)風格,館內設施功能齊全,按照國家國寶級文物的館藏標準和安全規(guī)范設計建設。如今,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已經成為蘭州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旅游重地,并成為繼敦煌學、簡牘學、西夏學之后的又一顯學——“四庫學”的研究基地,提升了甘肅在全國的文化地位。(王文元)
相關新聞
- 2022-03-31低:多低的山,都是高昂著頭
- 2022-03-30聊:聊天貴隨便,但不能隨便聊
- 2022-03-29乖:不要得了便宜又賣乖
- 2022-03-29經典常談 | 如何把握歷史主動